孕媽咪B肝帶原 寶寶接受疫苗非終身免疫

2244
【NOW健康 李逸華/台北報導】
孕媽咪B肝帶原 寶寶接受疫苗非終身免疫
▲ 王豊裕指出,這類型孕婦生下的寶寶,若未能在出生24小時內立即接種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寶寶的表面抗原呈陽性機率將飆升至19%。媽媽如為e抗原陽性,新生兒的表面抗原為陽性機率更高達29%。(圖/ingimage)

 新生兒接種B肝疫苗,可以保護終身不受B肝病毒侵害,但一項最新研究卻發現,若B肝媽媽病毒濃度高,生下的寶寶即使施打疫苗,日後仍可能成為B肝帶原者。新生兒必須在出生後24小時內,施打B肝免疫球蛋白(HBIG),才能降低垂直感染B肝的機率。

 專攻流行病學與肝炎研究的馬偕醫學院生物醫學研究所教授王豊裕表示,這項研究時間長達10年,高達8900人參與,研究結果發現,在全面性嬰兒B型肝炎疫苗接種計畫下,母親為B型肝炎e抗原(HBeAg)陽性或表面抗原(HBsAg)高濃度時,其子女的表面抗原呈陽性的機率率高達15%,是一般人12.5倍。

 王豊裕指出,這類型孕婦生下的寶寶,若未能在出生24小時內立即接種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寶寶的表面抗原呈陽性機率將飆升至19%。媽媽如為e抗原陽性,新生兒的表面抗原為陽性機率更高達29%。

 台北馬偕醫院資深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施壽全表示,自民國75年起政府推廣新生兒全面施打B肝免疫球蛋白及疫苗以來,新生兒因垂直感染成為B肝帶原者的比例已由90%大幅降為10%。而這十分之一無法獲得保護的新生兒,推斷可能是母親病毒量較高所造成。

 如果母親屬於e抗原陰性者,其子女若未於出生後24小時內接種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也可能發展成B肝帶原者,依推論很可能也是母親表面抗原濃度較高的緣故。

 臨床發現,B肝表面抗原濃度的高低與肝臟疾病有關。若濃度高於1000 IU/mL,將來罹患肝硬化或肝癌的比例相對偏高,而這些人在治療時,也會比原本濃度低者的治療癒後效果來得差。

 王豊裕表示,未來將進一步針對如何降低高危險族群帶原率進行研究,包括提高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的劑量,針對高病毒量的孕婦給予抗病毒藥物,以減低病毒量,及無菌的接生過程。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