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患染黴致命 預防用藥可降低死亡率

2111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
白血病患染黴致命 預防用藥可降低死亡率
▲白血病患對於染黴風險,預防還是勝於治療。《新英格蘭期刊研究》指出,及早採用新一代藥物預防黴菌感染,可降低33%致死率。(攝影/黃筱雅)。

台灣地區每年約有600至1000名新增白血病患者,其發病原因主要是由於白血球失去正常血液細胞應有的分化能力,而異常增生所致。而這些不正常的白血球(白血病芽細胞)會逐漸取代骨髓內正常的造血細,進而影響到紅血球及血小板的造血功能。雖然白血病患的人數不在多數,但根據台大公共衛生學院的統計發現,相較於其他常見的癌症,白血病(血癌)的預期壽命損失高達17.5年,遠勝於肝癌。

 值得注意的是,「黴菌感染」是血液性疾病惡化病人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台大醫院內科部骨髓移植病房主任唐季祿醫師表示,白血病患者主要的治療方式可分為化療及骨髓移植,然而在接受化療後21天內或骨髓移植後100天內,是患者抵抗力最弱的時期,研究調查顯示,院內感染每6人中就有1人恐因染「侵入性黴菌」致死,比例相當高。

 林口長庚醫院內科部感染主任黃景泰醫師指出,白血病患遭受感染時會出現發燒的症狀,而其中有80%可能起因於黴菌感染。然而黴菌確診檢驗程序相當繁複且不易,醫師多半只能採取經驗性的治療方式,使得白血病患染黴後的死亡風險大幅提高。

 有鑑於此,白血病患對於染黴風險,預防還是勝於治療。《新英格蘭期刊研究》指出,及早採用新一代藥物預防黴菌感染,可降低33%致死率。黃景泰醫師進一步說明,以預防性用藥而言,建議以「廣效型抗黴」、「副作用低」為首要選擇,目前已有新一代口服抗黴藥物,可大幅預防與治療多種侵入性之黴菌感染,與傳統抗黴製劑相比,副作用較低、不易對腎臟產生不良影響。

 除了預防用藥的補強之外,白血病患在生活習慣方面也應隨之改變,養成個人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保持環境清潔、避免食用生食或久放的食品、補充足夠的營養、維持適當睡眠,並減少出入公共場所,若一定要外出,也盡量選擇乾燥、乾淨、人少的場合等。掌握這些要點,讓身體免疫功能逐漸恢復,便能徹底預防黴菌入侵,提升患者生活品質。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