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三地大調查 台灣女性乳癌罹患率高

2523
【NOW健康 黃筱雅/綜合報導】
兩岸三地大調查 台灣女性乳癌罹患率高
▲ 不痛的乳房腫塊或乳房局部變硬,是乳癌最重要的臨床特徵。女性在自我檢查乳房時,若發現有硬塊、呈現不規則狀、邊緣模糊不清,並固定於皮膚或胸壁上,或是皮膚出現凹陷、橘皮,甚至紅腫、潰爛、有不正常的分泌物......等,都很有可能罹患乳癌,應該至各大專業院所做進一步的治療,避免遺憾終身。(圖/ingimage)
 根據一項兩岸三地10大癌症調查顯示,肝癌、肺癌、大腸癌堪稱華人界3大奪命殺手!近年來,台灣男性罹患「攝護腺癌」的患者暴增,而女性則以「乳癌」的發生率最高,醫師表示,這可能與台灣民眾飲食西化和肥胖有密切關係。再過幾天就是母親節,民眾可帶著媽咪到醫院接受詳細的健康檢查。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指出,乳癌的發生率與死亡率逐年攀升,據美國費城癌症中心(Fox Chase Cancer Center)針對東方女性進行研究,經交叉比對後發現,女性若身體質量指數(BMI)過高(正常值為:18.5≦BMI<24),或停經後飲食習慣西化,例如攝取較多的紅肉、澱粉、奶類製品......等,罹患「雌激素受體陽性乳癌」的風險便會提高,民眾不可輕忽。

 不痛的乳房腫塊或乳房局部變硬,是乳癌最重要的臨床特徵。女性在自我檢查乳房時,若發現有硬塊、呈現不規則狀、邊緣模糊不清,並固定於皮膚或胸壁上,或是皮膚出現凹陷、橘皮,甚至紅腫、潰爛、有不正常的分泌物......等,都很有可能罹患乳癌,應該至各大專業院所做進一步的治療,避免遺憾終身。

 若確診罹患乳癌,患者切莫恐慌,早期發現並予以治療、乖乖聽從專業醫師指示,都會有痊癒的可能。不過,除了飲食習慣讓乳癌患者數量逐年增加,但真正造成死亡的原因,大多為乳癌患者無盡早治療,或是聽信偏方、不到正規的醫院進行治療,因而延誤就醫、喪失寶貴的性命。

 現今社會的審美觀還是傾向「大胸美人」,在一般人的觀念中,乳癌治療就一定會切除乳房,其實不盡然!只要早期發現,患者可選擇進行「腫瘤切除手術」以外的「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賀爾蒙療法」,即運用高能量的射線、藥物控制、賀爾蒙的改變,進而達到阻斷、消滅癌細胞的生長,讓人能重拾健康。

 為避免遺憾發生,定期檢測乳房、養成良好的生活是很重要的。醫師提醒,女性每月正確的自我檢測乳房時間,即為生理期後一週內較為準確,此外,定期接受健康檢查也是不容小覷;在生活方面,多食用新鮮蔬果、減少攝取油炸、大量肉品,和高油、高奶蛋類等高油脂食品,並早睡早起、多加運動以增強免疫力,便能遠離乳癌發生的危機。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