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發燒未必感冒 性細菌腎臟發炎莫輕忽

2013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
小兒發燒未必感冒 性細菌腎臟發炎莫輕忽
▲楊雅淇表示,一歲以下的男嬰泌尿系統發生先天畸形機率高,泌尿道感染機會大於女嬰。但一歲後,女嬰因尿道較短,則容易有上行性感染。一般泌尿道感染大腸桿菌最為常見。小孩典型症狀為腰痛、頻尿、解尿疼痛,但在嬰幼兒則不易觀察到,發現時往往已造成急性腎臟發炎(急性腎盂腎炎)。(圖/ingimage)
 近來早晚溫差大,小兒科門診出現不少感冒發燒的嬰幼兒求治。許多家長以為發燒就是感冒,但其實未必。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楊雅淇提醒,小兒發燒若無咳嗽、流鼻水、嘔吐或拉肚子症狀,應檢查尿液確認是否泌尿道感染,以免惡化為小兒急性細菌性腎炎。

 一名1歲4個月大女嬰因高燒不退至醫院就診。症狀為輕微咳嗽、流鼻水,反覆發燒,住院檢查才發現尿中白血球數增加,有膿尿情形,確定為大腸桿菌感染泌尿道。腎臟超音波檢查可見雙側腎臟異常腫大,經電腦斷層掃描證實為急性細菌性腎炎(lobar nephronia)。

 楊雅淇表示,一歲以下的男嬰泌尿系統發生先天畸形機率高,泌尿道感染機會大於女嬰。但一歲後,女嬰因尿道較短,則容易有上行性感染。一般泌尿道感染大腸桿菌最為常見。小孩典型症狀為腰痛、頻尿、解尿疼痛,但在嬰幼兒則不易觀察到,發現時往往已造成急性腎臟發炎(急性腎盂腎炎)。

 急性腎盂腎炎應接受抗生素治療,同時透過腎臟膀胱超音波、膀胱迴流攝影(VCUG)檢查是否合併泌尿道結構異常,以避免感染復發。若無適當治療,將有可能進展形成腎臟膿瘍,甚至敗血症致死。若進展成腎臟膿瘍,則有必須外科手術引流。

 目前腎臟超音波檢查可用來發現有無泌尿道結構異常,嚴重膀胱輸尿管逆流,急性細菌性腎炎等引起的腎臟腫大或不明的腫塊。如病患接受抗生素治療後仍持續發燒,就利用電腦斷層掃描,釐清是否併發局部膿瘍變化,及時診治。楊雅淇認為,腎臟超音波搭配電腦斷層掃描,已成為小兒急性細菌性腎炎有效確診利器。

 醫改會董事長劉梅君指出,健保每百元支出就有25元用在藥費,比例居世界前茅。原本期待健保藥局能善用其深入社區之可近性,扮演藥害把關者、用藥諮詢者、健康促進協調者等三大角色,但調查結果卻相當讓人失望。

 劉梅君呼籲,衛生單位應嚴格查緝違法,並推動藥局評鑑制度。健保局則需積極推動健保藥局品質資訊上網,讓好藥局能出頭,並強制要求健保藥局在協助民眾領藥時,必須刷健保IC卡,登錄用藥內容,才能有效管理。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