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逾三個月 人際關係心理健康變差

3125
【NOW健康 李逸華/台北報導】
失業逾三個月 人際關係心理健康變差
▲ 阿凱長期失業,不好意思與家人聯絡,也沒什麼往來的朋友,曾經因為找不到工作而灰心,每隔三、五天便打電話至臺北市政府勞工局就業服務處,表示要「告別」。所幸就業服務個管員積極擬訂就業計畫、鼓勵發掘優勢,以並陪伴心理,協助阿凱重拾了信心。(圖/ingimage)
 行政院主計處統計,100年12月失業率為4.18%,創40個月以來新低。但待業人數仍達49萬1000人,對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性格受影響。調查就發現,失業時間超過三個月,在心理健康及人際關係都會變差。

 臺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最新分析發現,13.2%自殺行為者係因工作經濟因素造成。近一成因人際衝突而採取自殺行為的民眾,則是因為職場人際關係不和睦,顯示職場議題與自殺風險具有重要的關聯性。

 阿凱長期失業,不好意思與家人聯絡,也沒什麼往來的朋友,曾經因為找不到工作而灰心,每隔三、五天便打電話至臺北市政府勞工局就業服務處,表示要「告別」。所幸就業服務個管員積極擬訂就業計畫、鼓勵發掘優勢,以並陪伴心理,協助阿凱重拾了信心。最後阿凱正面看待人生挫折,得到面試機會,最後終於被錄取,重新開始工作。

 臺北市政府勞工局就業服務處個案管理員黃筱懿指出,許多失業者都與阿凱一樣,在謀職上,遭逢多次挫敗。有人難免會感到挫折、擔心被家人責備而不敢回家,或是害怕沒面子而拒絕與朋友聯繫,嚴重的甚至還可能出現輕生念頭。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委託104人力銀行針對待業族的抽樣調查,結果就發現,待業時間長達3個月以上的民眾在人際關係、心理健康上都會受到影響。37.9%的待業民眾變得「不敢和朋友、家人接觸」,而產生「恐慌、焦慮感增加」及「沒有自信、不如人」等負面反應,分別各占24.3%和21.8%。

 黃筱懿強調,對於遭逢職場難關,而陷入低潮的民眾來說,親友能否適切地對他的心理感受作出回應,將影響其是否相信自己有能力度過困境。臺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提醒,失業者應正視目前的處境,將更有助於重整就業心態。親友適時以理解與陪伴提供參考意見,將更有助於低潮者保持信心與接納暫時的不順遂。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