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褥期乳腺炎導致乳房疼痛 終止哺育

2100
【NOW健康 林志遠/台北報導】
產褥期乳腺炎導致乳房疼痛  終止哺育
▲ 部分患者因乳房膿瘍或持續性發燒,而需住院治療。症狀嚴重患者通常對藥物治療反應不佳,最後都必須接受外科手術切開清創,及後續定時填紗排膿。由於治療過程慘痛,絕大部分患者都不再哺育。
 很想哺育母乳,但乳房疼痛,出現硬塊,甚至全身發燒,臨床顯示,產褥期乳腺炎是造成婦女停止哺育的主因之一。成大醫院醫療團隊藉由口服抗生素,及超音波導引抽膿引流,治療效果顯著,且許多患者於治療後,仍可繼續哺育。

 成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李逸文指出,產褥期乳腺炎通常發生在哺乳的婦女而造成餵乳困難。早期症狀為紅腫發熱、乳汁淤積、單側乳房疼痛、乳房硬塊、發燒。

 部分患者因乳房膿瘍或持續性發燒,而需住院治療。症狀嚴重患者通常對藥物治療反應不佳,最後都必須接受外科手術切開清創,及後續定時填紗排膿。由於治療過程慘痛,絕大部分患者都不再哺育。

 成大醫院分析產褥期乳腺炎住院病人病歷,包括臨床特性、處理及微生物檢驗結果。結果顯示,超過90%的乳腺炎案例發生於分娩後的前3個月,其中以分娩後的第2個月發生率最高。6成需要手術清創患者中斷哺乳。

 進一步分析122名患者檢體,經細菌培養後,有108名患者驗出細菌,14人則無驗出細菌。從膿瘍或引流物所培養出的細菌多為單一菌種;而由乳汁所培養出的則多為兩種以上的細菌,並且至少有一株是葡萄球菌。

 臨床也發現,最常被分離出來的菌株,約近6成金黃色葡萄球菌對一線抗生素具抗藥性,很容易就引起乳房膿瘍。所有接受清瘡手術的案例都選擇不繼續哺乳,可能與手術相關的傷口疼痛、後續住院有關。

 李逸文強調,近年間乳腺炎的發生率有增加的趨勢,在治療上,在選擇抗生素上,應考慮從乳汁和膿瘍所分離菌株。透過適當細菌培養及抗藥性分析,有其必要性。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