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病毒來勢洶洶,原本好發於每年三月至六月間,這個冬天卻不斷傳出重症病例,造成許多學校停課,衛生署疾病管制局預估,三月可能會爆發大流行,家長千萬不能輕忽。
一般來說,腸病毒的疫情開始升溫通常在氣候轉溫暖的三、四月,五、六月達到最高峰,入冬氣溫變冷後病例急速下降。但今年的情況相當反常,國泰醫院小兒科醫師陳慧如門診中觀察,整體而言,這個冬天的腸病毒病例大約比往年多了一、兩成。至於重症病例,根據疫情監測資料顯示,從去年流行季開始至二月中,共累計58例腸病毒71型重症個案,與二○○五年、二○○八年大流行前的冬天類似。
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暨微生物學會發言人黃立民表示,幼稚園和家庭內的群聚傳染是造成腸病毒大流行的重要因素。許多大人及較年長的孩子被感染後沒有症狀,卻具有傳染力,很有可能不小心把腸病毒帶回家中,傳染給抵抗力較弱的幼童或家人。
腸病毒是一群病毒的總稱,包括3型小兒麻痺病毒、23型A型克沙奇病毒、6型B型克沙奇病毒、30型伊科病毒、還有68~71型腸病毒等六十七種。因為可以抵抗胃酸的強酸進而感染腸道細胞,所以稱腸病毒,患者鮮少出現腸胃不適症狀,頂多輕微腹瀉。
不同種的病毒會發生的症狀不同,其中以71型最棘手,因為較易併發腦膜腦炎類之神經病變,經常造成五歲以下的幼童有較嚴重的併發症,大約有十萬分之一到萬分之一的致死率,威脅生命。
除了腸病毒71型,小兒科醫師也擔心國際交流頻繁,如果東南亞的71型基因亞型C4或中國的腸病毒71型基因亞型C5的病毒傳到台灣,可能引發非典型的症狀,家長更不易察覺,而且國內的孩童更不可能有抗體,恐怕帶來更嚴重的威脅。
黃立民醫師憂心,依據往年腸病毒的流行趨勢圖看來,大約每三年爆發一次大流行,而台灣已經三年未流行,屬重症高危險群的三歲以下幼童,國內約有五十萬人不曾感染,身體沒有抗體,加上小朋友本身抵抗力較差,疫情恐一觸即發。
▲ 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暨微生物學會發言人黃立民表示,幼稚園和家庭內的群聚傳染是造成腸病毒大流行的重要因素。許多大人及較年長的孩子被感染後沒有症狀,卻具有傳染力,很有可能不小心把腸病毒帶回家中,傳染給抵抗力較弱的幼童或家人。(圖/ingimage)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