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中隔穿孔的原因與治療

4720
【文/陳建業耳鼻喉科診所 陳建業醫師】
▲ 因為鼻中隔手術所造成的醫原性鼻中隔穿孔,主要還是因為同一位置,雙側的鼻中隔黏膜,同時破損,才會在術後產生真正的破損。單側破損,另一側完整的黏膜會協助破損側修補,不會造成真正的破損。(圖/ingimage)

鼻中隔穿孔主要是鼻中隔手術造成的,其他原因如用可卡因鼻腔吸毒,或是梅毒造成的鼻中隔軟骨與黏膜缺損,不過相當罕見。

 在鼻中隔彎曲的手術中,通常分開鼻中隔黏膜與鼻中隔軟骨,必須分到軟骨膜層,鼻中隔黏膜才不易破損,所以在打局部麻醉時,是否打到軟骨膜層是相當重要的,即使是經驗相當豐富的醫師,在視野良好的狀況下,有時也會分不出鼻中隔軟骨膜,造成鼻中隔穿孔。另外鼻中隔的軟骨或硬骨棘(Spur),也是鼻中隔穿孔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為鼻中隔手術所造成的醫原性鼻中隔穿孔,主要還是因為同一位置,雙側的鼻中隔黏膜,同時破損,才會在術後產生真正的破損。單側破損,另一側完整的黏膜會協助破損側修補,不會造成真正的破損。

 一般而言,為了取鼻中隔軟骨作鼻整形手術,病患的鼻中隔沒有明顯的彎曲,或沒有骨棘存在,醫師小心翼翼,甚至用開式手術,打開上外軟骨取鼻中隔,會造成鼻中隔破損的機率極低。閉式手術,鼻中隔軟硬骨部份,因為嚴重彎曲,術中的出血量較多,或是新手醫生上刀,反而是造成鼻中隔破損的原因。但純功能性手術,用開式手術,掀開鼻小柱,剖開下外軟骨與上外軟骨,只為了「鼻中隔鼻道成形術」,少少的健保給付,好像是殺雞卻用牛刀。

 醫原性的鼻中隔穿孔,主要症狀,是少量出血,血痂形成。但許多病人並沒有症狀,不見得一定要修補。小的穿孔,在穿孔緣切除以上皮化的部份,在鼻孔內做縫合即可。

 大的鼻中隔穿孔,可用下列兩種方法修補:

 如圖一:用穿孔對側的黏膜翻轉,爭取加長之黏膜,以修補破洞。這個方式成功率較低。


(圖一)



 如圖二:用上唇黏膜,翻轉至鼻腔內,做縫合修補。這個方式,成功率高,但要切開鼻小柱,且2-3週後,要再次手術,切斷皮瓣。鼻腔過度通氣,也可以用此法增加鼻部氣流阻力,但皮瓣處理,略有不同。



(圖二)

 這兩種方式,都必須是純熟的鼻科醫師,鼻部解剖位置十分了解,才會有最佳的結果。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