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根據衛生署96年統計,肝癌死亡率高居國人十大癌症第二,每年死亡人數近8千人。台灣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所長高嘉宏教授指出,即便是可以手術切除腫瘤的早期肝癌患者,也仍有70%會在5年內面臨腫瘤復發的問題。無法手術的患者,醫師以往只能採取重複的栓塞或化學療法,但患者常至醫院接受此類治療不僅痛苦;生活品質亦大受影響。
口服標靶藥物Sorafenib於2010年通過衛生署核准,適用於轉移性或無法手術切除,且不適合局部治療或局部治療失敗患者。高嘉宏教授表示,在標靶藥物臨床研究表現上,Sorafenib可將肝癌患者死亡的風險降低31%,為治療帶來新希望。
根據健保局資料庫分析,在國人十大癌症中,發生率前五名的肝癌與肺癌、大腸直腸癌、乳癌、胃癌平均每年藥物治療健保支出中,肝癌只占了最小的比例,僅2%,平均每年每人花費不到一萬元,更是當中唯一標靶藥物尚無健保給付之項目,而標靶藥物一個月的費用高達15萬元,讓晚期患者面對雙重打擊。
「肝癌的患者和家屬都很辛苦,但明知道有辦法(治療的藥物),難道我們要放棄他們的生命嗎?」至今花了70多萬元的藥費,王阿姨都不敢讓王伯伯知情,深怕丈夫要是知道了,絕對會選擇放棄生命...,她目前最大的期望,就是希望健保能夠盡快通過給付肝癌標靶藥物,不希望有其他家庭,也是眼看著家人生病,明知道有藥可用,卻吃不起,實在太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