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癲癇是一古老的疾病,在台灣曾以『羊癲瘋』、『羊癲』、『豬母癲』來稱呼。過去由於人們對此疾病的不了解,而讓有此疾病的人不敢就醫。事實上,癲癇是一種相對普遍的疾病,根據流行病學的研究統計,每一千人中大約5至10人患有癲癇症,估計台灣現有的癲癇人口約在10至20萬人左右。
引起癲癇症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腦部細胞過度放電所引起的現象,臨床上這樣的症狀是一種突發且短暫性的發作,而且會有反覆性的發作情形。癲癇發作的情形可大致區分為兩大部分:全身性的發作及部分性的發作。其中最為社會所知的是全身大發作型,患者會喪失意識,合併兩眼上吊、口吐白沫、手腳僵硬並出現對稱性的抽筋現象。第二種類型是部分性的發作,成因是因為在腦部的某個部位有異常的放電現象,而引起相對應的症狀。例如,出現在感覺區的放電,可能會引起病人手腳出現異常麻木或刺痛的感覺,若是在管理情緒的部位有異常的放電,病人則可能會有害怕或是緊張的情形。也有些病人是先部分性發作繼而引發全身性發作。
詳細詢問該名病患過去的發作史,才發現病人自20歲左右開始,會毫無前兆、不定時地出現短暫的恐懼感及心悸,有時會合併頭暈或想講話卻講不出來的症狀,持續四至五分鐘後症狀即會消失,頻率約一星期一次。除了恐懼感及心悸症狀外,該名病患每年會出現一至兩次短暫恐懼感後隨即全身抽搐併喪失意識的症狀,但病患並未因此求診。直到此次在工地發作送醫後,腦波圖檢查發現有部分腦部異常放電的現象,才確定該名病患為一癲癇患者,並開始給予抗癲癇藥物治療。
因此,若患者反覆出現類似的短暫性神經學症狀或恐懼心悸及奇怪的感覺,會建議盡早到神經科專科醫師處做詳細的病史詢問、身體檢查,若有需要則會加以安排進一步的腦波圖檢查,以達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目的。
延伸閱讀
-
女子頻聞到怪臭味竟是癲癇! 全台每2百人有1人得這病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449聞到怪異臭味,竟是癲癇發作!有人突然聞到像是燒焦橡膠的臭味,且只有她聞到;之後竟出現單側臉部與手腳抽搐,嚇到直奔診所就醫。醫師發現她曾經歷嚴重車禍,在經過抗癲癇藥物治療後,症狀不再發生。 -
講座報名/胸悶、心悸原來是這病! 及早發現遠離中風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329針對心血管保健議題,財團法人台北醫學大學校友會教育基金會、綠杏文化事業基金會、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共同舉辦健康公益講座活動,特別邀請到陳志維醫師於5月7日星期六下午,為民眾衛教演講「如何遠離『心房顫動』風險?心臟科醫師談心血管保健」主題。 -
婦人忽略胸悶心悸警訊 斷層掃描發現罕見腫瘤細胞作祟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1424嗜鉻細胞瘤即是一種極罕見的功能性腎上腺腫瘤,發生率僅10萬分之1。如同潛藏體內的不定時炸彈,平時沒有症狀,一旦受觸發便會猛發性分泌大量腎上腺素,使患者心跳加速,進入亢奮的戰鬥狀態,產生心悸、胸悶、呼吸困難、高血壓等情形。曾有患者因反覆胸悶接受多次心導管檢查後,兜兜轉轉才發現是嗜鉻細胞瘤導致的高血壓危象。 -
真的會氣到心臟病發!情緒起伏過大 恐誘發心碎症候群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1429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周邊血管科主任張育晟說明,長期處在壓力大的環境,或者是情緒起伏劇烈的情況下,會造成情緒緊繃、腎上腺素分泌過旺、交感神經亢奮,因而心率加快、血壓升高等症狀,連帶造成心血管收縮,增加心臟的負擔,進而出現心悸、胸悶、頭暈等症狀,等到壓力解除或情緒恢復穩定後,心臟功能又回復到正常狀態。 -
17歲青少年突然下肢無力 緊急送醫發現竟是甲狀腺亢進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466新竹台大分院小兒部內分泌科林函怡醫師表示,甲狀腺毒性週期性麻痺症的發生率極低,多發生於亞洲青壯年男性身上,發病時會有甲狀腺功能亢進、血液中鉀離子濃度低下、合併四肢無力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