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腹部主動脈瘤的成因是腹部動脈血管肌肉層細胞退化造成管壁失去彈性,使得血管會像氣球般向外鼓漲,如果血管破造裂成患者腹內大出血,屆時即使緊急手術死亡率仍高達八成以上,可說是體內的不定時炸彈。光田醫院急診部緊急會診心臟血管外科郭達智主任及蘇銓男醫師,在最短時間之內完成電腦斷層掃瞄,並為患者施行微創腹部主動脈支架置放術,才讓張先生撿回一命。術後當天即能下床行走,三天後就出院返家。
從血管攝影影像中可見,張先生的主動脈瘤應該已經養了數年以上,體積甚至比左右兩側的腎臟都還大,令人怵目驚心。郭達智主任進一步指出,腹部主動脈瘤好發於六十歲以上之病患,男性的罹患率是女性的四倍。尤其常見於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及抽菸者,當患者主動脈瘤直徑達到四到六公分時,則有隨時破裂引起大出血的危險。傳統外科手術治療腹部主動脈瘤雖然成功率可達九成,但病患必須接受深度麻醉及剖腹手術,手術時間長,併發症多,且由於傷口疼痛及腸道排氣不順等因素,導致恢復很慢,常須住院半個月以上。尤其是高齡或併有慢性肺部疾病及心臟功能不佳的高危險群患者,傳統手術導致倂發症的風險極高。
現在透過微創腹部主動脈支架置放手術,將能大幅降低手術的風險,郭達智也說明,該技術只要在局部或半身麻醉下,由患者兩側鼠蹊部切開約三公分的小切口,在X光透視下,將支架植入主動脈瘤血管內,有效地將病變的血管瘤與主動脈的血流阻隔開來,如此一來血流將被限制在支架內,不會流到血管瘤中,因而去除了主動脈瘤繼續漲大或破裂大出血的風險。手術時間也僅需二小時至三小時,患者在術後當天即可下床。
醫師呼籲,腹部主動脈瘤的高危險群病患,如果發現無緣由的腹、背部疼痛,必須盡速就醫,透過簡易的腹部超音波檢查,即可作出正確的鑑別診斷。同時也建議之前因懼於剖腹手術而對治療卻步的腹部主動脈瘤患者,可考慮相對安全且少併發症的微創主動脈瘤支架置放手術,以摘除體內的這枚不定時炸彈。
到中時健康新聞網粉絲團 看看大家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