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體內有輸尿管導管 患者竟膀胱穿孔

893
【NOW健康 黃曼瑩/台北報導】

成大醫院泌尿部主治醫師陳奕宏 
  一名洗腎病患,因為泌尿道感染住院,治療後卻一直沒有起色,醫師進一步檢查後,赫然發現輸尿管內居然放置了一條導管,在細問病史後,患者才回憶起時十年前手術後,似乎體內有放置輸尿管導管,但卻因沒有得到後續醫囑,加上沒有不適感而忘記這件事;在此次住院時,雖然泌尿科醫師盡力要去移除導管,但由於導管已經造成膀胱穿孔,最後依舊無功而返。

  台南成大醫院泌尿部主治醫師陳奕宏表示,「輸尿管導管」,是一種柔軟中空的管狀物,用於輸尿管阻塞時,置入輸尿管中形成支架,以利尿液由腎臟流至膀胱。但此導管為外來物,放置時間過久,常會造成感染、導管結石等併發症,因此每種導管都有不同的放置期限(三、六或十二個月),而導管在到期前應該進行移除或更換。不過由於此導管是完全放置於體內的,所以病患及醫師常會忽略導管的存在。

  為了避免類似個案的發生,於是成大泌尿部就著手設計「電腦化輸尿管導管追蹤系統」。這是一個跨部門的計畫,包含泌尿部、護理部(開刀房)、開刀房供應中心與資訊室,主要的理念是以電腦化系統來簡化人力需求以及降低失誤率,期望兼顧品質與效率。

  當病患在體內放置輸尿管導管時,醫院開刀房書記會針對導管進行電腦批價的動作,之後電腦篩選出有「輸尿管導管」批價記錄的病患,直接將資料帶入此追蹤系統建檔,如此就不需再使用紙本或額外人力來進行記錄。而批價系統的穩定性,則依原本開刀房護理部及供應中心的標準作業流程,進行內部監控。目前的統計指出,在這個模式執行下,可以達到99.4%的準確率,幾乎不會遺漏病患。日後,當病患在移除或更換導管之後,醫師們會登入追蹤系統將先前的放置記錄關閉,如此就完成所有導管放置/移除的作業流程。

  電腦系統每天都會篩選出超過放置期限而沒有移除記錄的病患,以表列方式呈現,每週則有專人依表列的病患名單去借閱病歷,若確定病患沒有在指定期限內回診或進行導管的處置,則定義為「潛在性遺忘輸尿管導管的病患」,最後由泌尿部進行通知以了解詳情。此系統實施近一年半,已經成功指導十二位忘記處置體內輸尿管導管的病患回診處理,並且都在沒有併發症的狀況下,順利地將導管移除。

分享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