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慢性病防治 個人之基本認識

986
【文/吳達仁(成大醫學院附設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醫師】

三高慢性病防治 個人之基本認識 
  根據國民健康局2007年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追蹤調查研究顯示,我國20歲以上民眾每5人就有1人罹患代謝症候群,且隨年齡上升而有增加的趨勢。而代謝症候群的民眾未來罹患「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症」、「心臟病及腦中風」的機率,分別為一般人的6倍、4倍、3倍、2倍,其衍生醫療費用支出及家庭、社會的負擔與日俱增,國民健康局已經研議於99年7月將代謝症候群(含腰圍測量)納入成人預防保健服務,以早期發現代謝症候群高危險群,早期執行飲食、運動等健康行為。此舉意謂把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防治提到更早期,因代謝症候群的核心異常是腹部肥胖,其未來罹患代謝症候群風險,將是一般人的4至6倍,繼而衍生「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症」之三高慢性病。

  三高慢性病治療中,防治心血管疾病之成效,以高血壓與高血脂症之介入最為明確。治療高血壓中,血壓之測值是最具變化性。高血壓控制要點是病人須要時時量測自己的血壓變化,時常監測血壓值,提供高血壓之正確診斷與確實之抗高血壓治療。糖尿病病發之重要意義是,糖尿病已列為「與冠心病風險相當病況」,意即糖尿病病患即使未曾罹患冠心病,未來發生心肌梗塞的風險,與曾罹患冠心病的常人再次發生心肌梗塞的風險是完全一樣的。再者,血糖測量值也是隨進食與身體壓力增減而起伏變化,自我血糖監測也是要圓滿控制不可或缺。

  三高慢性病經生活型態改造仍然不能達到目標值,加上藥物治療是適當且而且必要。目前降血壓藥物與降血脂肪藥物,很多都具降低心血管事件之實證,且安全性也是不錯。若專家建議藥物治療以達目標值,而個人使用也沒有不良反應

  ,則須確實服用以達療效。抗糖尿病治療,雖然大多數缺乏明顯降低心血管事件之實證,但是改善生活品質,預防糖尿病特定併發症是非常明確。個人使用最須注意的是低血糖的不良反應,病人自己要清潔知道進食與藥物作用對血糖之影響,才能達目標值又避開低血糖的不良反應。

  諸多權威機構對於糖尿病、血脂異常、高血壓患者之治療要求明確且嚴格;其中糖尿病已經被與冠心病等同風險患。隨著藥物治療進步與實證出現,目標值近年來愈來愈嚴謹,同時完美控制糖尿病、血脂異常、高血壓是非常迫切的,借助健康工具有其必要性,尤其是併代謝症候群者,常不易以生活形態改造或單一治療達目標值、或是解決所有風險成份。為達到治療標準要求,除基本的生活型態改造外,多重藥物的治療,常是不得不的選擇。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