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熱!冬病夏治三伏貼適應症多

786
【NOW健康 黃曼瑩/台北報導】

暑熱!冬病夏治三伏貼適應症多 
  夏天氣溫不斷創新高,以中醫的角度來看,在炙熱的天氣之下,恰好可以運用於治病的大好時機,尤其是過敏性疾病,例如過敏性鼻炎、氣喘、異位性皮膚炎、蕁麻疹等季節交替時常見的棘手問題,除了平時可以用中藥做體質調理之外,此時正好可以運用大自然的力量,來協助身體驅除病邪,改善病症。

  中醫認為這些過敏性疾病的病因,主要是由於有寒邪潛藏在患者體內,稱之為「伏邪」,當秋冬之際,氣候變換明顯的時候,伏邪就會趁著寒氣強盛大肆作亂,使人體出現氣喘與鼻炎等過敏性疾病。署立台南醫院中醫科中醫師邱啟榮表示,在中醫典籍的《內經》提到「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概念,意思是說,如果能選在春夏季節陽氣最旺盛的時候來補養陽氣,是最適當的調養方法。

  歸納古時衆多中醫前輩豐富的經驗,若是能趁著一年之中天氣最熱的三天,稱作「三伏天」,又分作初伏、中伏、末伏,就是夏至以後的第三個庚日(初伏)、第四個庚日(中伏)和立秋以後的第一個庚日(末伏)等一年當中陽氣最強盛的三天,也是一年之中寒邪最虛弱的時候。今年的三伏天日期分別為國曆7月19日星期一、7月29日星期四、8月8日星期日。

  在這三天人體的皮膚肌肉比較疏通暢開,容易接受陽氣,若能趁此時使用溫肺散寒的藥物敷貼在人體穴位上,就可以藉由大自然的節氣與天然的藥物來幫助人體打敗寒邪,將寒邪驅逐於人體之外。如此一來就可以避免在秋冬之際寒邪再度的興風作浪,這就是中醫與眾不同的「冬病夏治」概念,也是許多人已經熟知的三伏貼療法。

  舉凡氣喘、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蕁麻疹、上呼吸道反覆感染、慢性支氣管炎、容易怕冷、手腳冰冷者或是冬季易患感冒的寒性體質者,皆適合接受三伏貼療法。

  三伏貼的治療方式主要是遵循古法,運用白芥子、細辛、延胡索、甘遂等中藥,其中白芥子有溫肺化痰、利氣散結的作用,細辛能祛風散寒,溫肺化飲,延胡索可活血行氣,甘遂有瀉水逐飲的功效,三伏貼就是將這些藥物細研而成的粉末,加上生薑汁調和而成的藥膏,敷貼於背部風門、肺俞、膏肓三個主要穴位,同時再經由中醫師診察每個人不同的體質與症狀搭配脾俞、定喘或腎俞等其他穴位敷貼。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