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症和抗憂鬱劑

788
【文/慈濟醫院精神醫學部醫師林喬祥】

憂鬱症和抗憂鬱劑 
  很多人認為憂鬱症只是一種憂鬱的「感覺」,憂鬱症患者只要改變悲觀的想法就能好轉。其實,憂鬱症的成因是生理、心理、環境和社會因素交錯羅織,憂鬱症患者要康復,除了家庭支持和心理治療,抗憂鬱劑能提供關鍵性的治療效果,也是幫助病患扭轉病情的重要因素。

情緒只是感覺?

  憂鬱症的成因有明確的生理基礎,目前醫界已知病因之一是大腦的神經傳導物質失衡。大家都知道,人體任何功能都要透過大腦的中樞神經發號施令,想像命令傳輸系統就像電信訊號由大腦發散到身體各部位,那麼神經傳導物質就是負責讓訊息傳遞穩定正確的重要因素。

  腦中神經傳導物質可以調節身體功能,其中也包括情緒。很多人以為情緒是感覺,跟身體無關,其實神經傳導物質也和心情、情緒、動力、活力有關,陷入憂鬱情緒、完全提不起勁的人,有可能是神經傳導物質失衡所致。

創新抗憂鬱劑成為世紀之藥

  人體的神經傳導物質種類非常多,到底哪些跟憂鬱症有關呢?早期醫界還不清楚特定神經傳導物質掌管的身體功能,早期的抗憂鬱劑「三環抗鬱劑」廣泛作用於許多神經傳導物質,猶如散槍打鳥,雖然對緩解憂鬱症症狀有效,但也因為作用在許多與憂鬱症不相關的神經傳導物質,因此產生了諸如心臟傳導障礙、排尿困難、口乾舌燥等嚴重副作用。

  後來醫界慢慢發現,神經傳導物質中的血清素與憂鬱症有密切關係,因此研發只特定針對血清素作用的抗憂鬱劑,稱為「選擇性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劑」(SSRI),可以增加人體中的血清素濃度,改善憂鬱症的症狀,而且大幅減少三環抗鬱劑的副作用。第一個SSRI藥品就是知名度很高的「百憂解」,它也被稱為「世紀之藥」。

新一代抗憂鬱劑:SNRI

  後來,醫界發現與憂鬱症相關的神經傳導物質還包括正腎上腺素,因此發展出新一代抗憂鬱劑,可以同時增加血清素和正腎上腺素的濃度,這類藥物稱為「選擇性血清素及正腎上腺素再吸收抑制劑」(SNRI),代表藥物包括「千憂解」(Cymbalta)、「速悅」(Effexor)及「鬱思樂」(Ixel)等。

  根據臨床研究,血清素掌管的是衝動、胃口、性慾等面向,正腎上腺素則掌管失眠、幹勁等面向,但兩者都跟易怒、焦慮、疼痛、認知功能、心情、情緒有關。SNRI藥物雖有多種,但它們跟這兩種神經傳導物質的親和力不同,如果對兩者親和力的差距過大,必須要提高藥物劑量才能達到對兩個神經傳導物質作用的效果。在SNRI這類藥物中,「千憂解」是對這兩種神經傳導物質作用較平衡的藥物。

找不到原因的痛 有可能是憂鬱症

  在憂鬱症的表現中,疼痛是很常被忽略的症狀,許多因為疼痛看遍醫師找不到原因的病人,最後才發現自己原來是罹患憂鬱症。原來血清素和正腎上腺素不平衡,會降低疼痛的閾值,當事人感受到的疼痛訊號被放大,所以特別容易覺得頭痛、肩膀痛、背痛。

  面對憂鬱症患者抱怨疼痛,以前的看法認為是患者吃不了苦,原來他們特別容易覺得痛,也是有生理基礎的。

藥物治療憂鬱症 關鍵正向循環

  憂鬱症的治療需要多管齊下,家人關心支持對患者而言很重要,藥物治療更是發揮關鍵效果。雖然抗憂鬱劑的效果並非每個病人都有正向反應,但一旦病患吃藥後,啟動症狀改善和功能增進的效果,一點一滴就像正向循環一樣,進步會愈來愈明顯。

  憂鬱症的治療需要耐心,求助專業人員,討論對病患最好的治療方式非常重要,千萬不要諱疾忌醫,只要願意面對,憂鬱症一定有好轉的一天。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