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美國太空總署 (NASA)鷹眼計畫主持人Dr. Schallhorn上午出席台北一場記者會,他表示,經過有效臨床數據的施行與報告,iLASIK全雷射手術在安全性、視力品質調整、以及夜間駕駛效能的視力等技術上皆已純熟,手術過後的視力將當穩,就算處於無重力、低氧濃度的太空環境中,視力也不會受到影響,未來評選太空人資格時,視力將不再是問題。
眼科醫師張朝凱表示,iLASIK全雷射近視手術是由削切角膜的飛秒雷射,搭配虹膜定位前導波雷射所組成,先利用雷射在眼睛角膜內層打出數以萬計的氣泡,形成了一個光滑角膜瓣,再利用以虹膜精準定位的前導波雷射來治療近視與散光,角膜瓣隨即完整復位。
iLASIK全雷射近視手術不但提高了手術精確度與安全性,也大幅減少了術後眩光、夜間視力較差等副作用,符合太空人對視覺的要求,因此,獲得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肯定,而此技術未來將廣泛運用於太空人鷹眼養成的計畫中。
三軍總醫院眼科部主任呂大文表示,最近一兩年來,不少國手級的運動選手前來求診,為了讓視力提升到最佳狀態,有些射箭及空氣槍等運動項目的國手們接受較昂貴的iLASIK全雷射手術。
眼科醫師邱子宏表示,根據臨床治療經驗,iLASIK全雷射近視手術的成功率高達九成五以上,在安全、效率、品質考量上均優於傳統角膜板層刀削切加一般準分子雷射手術。
丘子宏認為,透過前導波的個人角膜地形圖及虹膜定位系統與雷射角膜瓣等精密儀器,不僅提昇LASIK手術的精準度,也iLASIK手術朝向個人化的量身訂作。
儘管雷射近視手術已行之多年,部分國人對於雷射近視手術存有猶豫懷疑與不安全感,擔心術後會出現夜間眩光、夜間視力不良,眼睛對焦變差、近視變遠視、眼睛對光敏感等等後遺症產生。
Dr. Schallhorn強調,隨著雷射技術與眼球定位系統不斷改良,只要民眾選擇經驗豐富的眼科醫師,接受完整的術前評估,配合精密的操作技巧,都能將術後副作用降至最低,獲得最佳的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