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人子女者應多注意熟齡父母是否有以上錯誤觀念,偏誤的養生飲食習慣,將有可能造成維生素礦物質缺乏。
老是精神不濟,忘東忘西,未必是失智前兆。50多歲剛從教職退休的張太太,最近經常晃神,出門常忘了帶鑰匙,一次甚至差點忘記瓦斯爐正在煮湯,就外出買菜,險些引起火災,以為自己罹患了失智症。就醫發現原因為營養攝取出問題。
原來張太太長期養生方法錯誤,想要維持身材,不當減少食物攝取份量,造成身體無法順利進行生理功能的協同作用,處於隱性飢餓狀態,所以導致精神差、健忘等症狀,並非失智前兆。
營養師黃淑惠說明,張太太為了養生,三餐盡量多吃菜、少吃肉,刻意減少食量,飯菜經常兩菜一湯。最近天氣轉熱,開始輕微食慾不振。此外,張太太常晚上睡不好,影響白天精神狀況,常感冒、身體不適。這些都是維生素、礦物質攝取不足,造成隱性飢餓所產生的症狀。
「營養素缺乏對熟齡族健康影響大」黃淑惠指出,缺乏維生素與礦物質有可能會造成精神不濟、記憶力下降、注意力無法集中、抵抗力下降、較容易發怒或憂鬱,甚至是食慾低落情形更加嚴重等等情況。
有些無法自行製造維生素與礦物質的協同作用,可使身體順利適應環境變化。「老人家需要補充特別成分的營養品!」黃淑惠舉例,鈣和鎂可協同安定神經,解除疲勞。維生素B群與鋅協同可以穩定自律神經,隨環境調節體溫。維生素C和維生素E協同作用可以幫助身體抗氧化。維生素B群、硒、鐵與鋅則可增強身體抵抗力。
黃淑惠建議,銀髮族日常飲食六大類食物,如新鮮蔬果,全榖等富含維生素礦物質的食物都應完整多元攝取,營養足夠了,才能增強身體適應外在環境變化的能力。若夏天食慾差,食材可以涼拌方式料理,較易入口,或適時使用營養錠劑補充一天所需。
延伸閱讀
-
歌手鼓鼓母親確診年輕型失智症! 初期症狀以為喝多了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1259搭錯車、忘東忘西,連回家的路,也記不得,許多人以為這只是老化,不過,創作歌手鼓鼓今天現身說法,分享母親罹病及確診失智症經歷,提醒民眾,如果記憶力變差,影響日常生活,就應積極就醫。 -
長新冠「失眠」比例高! 醫師教你判別睡眠障礙3原則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365今年台灣的睡眠調查發現,接近1/10 受訪者符合精神科DSM-5失眠診斷,也表示長新冠後遺症的第一名不是喘、也不是胸悶,而是「睡眠障礙」。蔡睿蘋醫師分享,睡眠品質不佳,會嚴重影響身心健康,包括神經科的失智症,也是跟睡眠有關。除了藥物之外,還需要失眠的認知行為治療,以及調整良好的睡眠衛生習慣。 -
不只治「動脈膜狹窄」 台大醫院:這方法同時逆轉失智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1354台大醫院研究發現,部分主動脈瓣膜嚴重狹窄的年老患者在「導管人工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R)後,竟可逆轉認知功能,改善 失智症狀。 -
腦霧患者「如沙蓋腦」騎車撞卡車! 6件事可改善腦霧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1476染疫康復後,「長新冠」的挑戰才正要開始。有1名女業務在5月染疫,康復後卻沒有結束,持續有疲憊感頭痛,思考與說話能力,甚至騎車時自撞卡車。診斷後確認為長新冠中的腦霧現象。藉由飲食調整與治療,生活回歸正常步調。這其實是典型的長新冠中的腦霧。 -
長者走路變慢、記憶下降 研究:可能是罹患失智症前兆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1432如果您是1名年長者,步行到你家信箱的時間比以前更長,那麼可能需要請您的醫師檢查一下你的思維能力。最近有個約17000名65歲以上的成年人的研究發現,那些每年走路慢約5%或更多,再加上記憶力下降的人,最有可能罹患失智症,研究結果發表在《美國醫學期刊 網路開放版》(JAMA Network Op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