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衛院研究:亂吃制酸劑 腸胃道感染風險倍增

2040
【NOW健康 李宛真/台北報導】
藥物
▲研究結果發現,一年內使用口服氫離子幫浦制酸劑會讓感染風險增加,正在使用者的風險高達5.39倍。(圖/ingimage)

國人罹患胃食道逆流與胃潰瘍人口越來越多,氫離子幫浦制酸劑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是目前普遍使用的治療用藥。但國家衛生研究院利用健保資料庫研究發現,正在服用氫離子幫浦阻斷劑者,腸胃道感染風險為一般人的5倍,停藥一週後風險降低到2倍,一個月後風險才消失。

這項研究發現是由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郭書辰醫師、北市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陳永泰醫師,與疾病管制署鄔豪欣醫師聯合進行。研究團隊使用健保資料庫2000到2010年資料,總共納入7萬多人進行研究。

研究結果發現,一年內使用口服氫離子幫浦制酸劑會讓感染風險增加,正在使用者的風險高達5.39倍。而服用另一類制酸劑,組織胺阻斷劑(H2-receptor antagonists),風險也增加為1.84倍。

研究團隊同時發現,不只胃病用藥,在台灣服用非常普及的抗生素,造成腸胃道感染的風險也有5.21倍。類固醇3.18倍。非類固醇之止痛藥(如阿斯匹林)也增加的風險有2.37倍。

郭書辰表示,人體胃酸可以殺死外來細菌,腸內有許多好菌可以抵抗外來壞菌,腸胃道與人體本身的免疫力也可以殺掉壞菌。但若胃酸分泌減少,腸胃道內好菌數量下降,腸胃功能受損,就容易造成各種腸胃感染。

郭書辰說,民眾在使用此類藥物(氫離子幫浦阻斷劑、強效止痛藥、類固醇、抗生素)時,應特別注意飲食衛生,因為腸胃道感染多來自於未煮熟的食物。

郭書辰提醒,民眾食用雞蛋、肉類、生菜時,要注意食物清潔,生、熟食要分開處理,食物要完全煮熟,食物須保存在適當的溫度,使用安全的飲用水與食品。

為避免民眾自行服藥而造成腸胃道感染的風險增加,郭書辰呼籲民眾,一定要遵照醫師指示服藥,並注意飲食衛生,千萬不要隨意服用成分不明之成藥。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