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流報到,根據中央氣象局觀測,昨日(1月9日)清晨淡水出現攝氏8.8度低溫,已刷新去(106)年入冬以來全台平地測站最冷紀錄;而從今天起,台灣附近水氣減少,各地將轉為乾冷的天氣型態,由於輻射冷卻效應,預估周四(11日)、周五(12日)將是這波寒流威力最強的時候,各地低溫約8到10度。
因應接下來的冷天氣,國民健康署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當氣溫降低或溫度驟降時,血管內的平滑肌也會跟著收縮,容易造成血壓突然升高,進而增加心臟病及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對於有三高的病人包括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影響不容小覷。
心血管疾病患者除三高控制外,建議在冷氣團來襲時要增加衣服,外出戴上帽子、口罩、手套及禦寒衣物等,做好保暖措施,防止因低溫及溫差過大引發心血管疾病;此外,像是長者、有抽菸或肥胖者也要小心因應氣溫的驟變;習慣早晨運動的民眾,不要急著太早出門,建議等太陽出來、氣溫回升,天氣暖了再出門,或改在室內運動。
行政院政務委員兼發言人徐國勇表示,行政院長賴清德非常關切寒流來襲,目前已請農委會依農業寒害預防措施標準作業規範,積極協助農、漁民做好相關準備,加強防寒或保溫措施;對於獨居老人、街友等社會弱勢者,請衛福部協調地方政府務必主動關懷並提供協助措施;另也請醫療院所針對可能增加的急診患者預做準備,嚴密監控流感疫情、適時因應。國健署也提供禦寒保健8要點,幫助民眾安度寒流衝擊:
1. 注意保暖,尤其頭頸部及四肢末端,善用圍巾、帽子、口罩、手套等保暖衣物。
2. 起床後先暖身。
3. 隨身攜帶保暖衣。
4. 避免大吃大喝及情緒起伏太大。
5. 如有心臟血管疾病的病人,不宜泡湯或泡澡。
6. 避免加重身體壓力,如寒冬時大清早外出運動。
7. 妥善控制病情,規律服藥並定期量測、記錄自己的血糖、血壓、血脂肪數據。
8. 外出隨身攜帶病歷卡與緊急用藥。
延伸閱讀
-
黃斑部病變補充葉黃素有效? 醫師曝「1情況」須手術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21833C科技的進步與便利性的同時,也讓眼科疾病出現年輕化的趨勢,其中包含近來有許多黃斑部病變的年輕患者,眼科醫師謝明宏指出,黃斑部是影響視力最重要的部位,以往常見於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如今因為人們生活型態的改變,竟也會發生在30多歲的年輕人身上,使得黃斑部病變的預防及治療需求增加。 -
「高齡社會」來了! 長者功能評估6大指標護銀髮健康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1725我國於今(2022)年1月正式邁入「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16.9%,這代表銀髮族越來越多,健康老化成為重要議題。國健署提出「評估長者功能6大指標」長者可以自行勾選答案,晚輩已可協助作答,如有異常,建議就醫並接受檢查。 -
每周1小時重量訓練 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癌症死亡風險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491日本研究發現,每週只要進行30到60分鐘的肌肉強化運動,就可以降低過早死亡、心臟血管疾病、糖尿病及癌症等死亡風險。紐約州的運動醫學專家Russell Camhi博士建議可從重量訓量運動開始。 -
立院一讀通過擴大禁菸場所 限縮吸菸場域降低吸菸意願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1397「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將進一步縮小可吸菸的場域,保障不吸菸者能夠免於二手菸的危害,並提升青少年吸菸的難度。 -
為什麼要多吃深綠色蔬菜呢? 營養師釋疑:與葉酸有關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468營養師李貞慧說明,若人體內長期缺乏葉酸、維生素B12會對血管會造成極大傷害,進而提高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機率,使得腦中風與心肌梗塞之風險增加。因此,葉酸是所有人都必須注意攝取的營養素。此外,李貞慧提醒民眾注意葉酸攝取量,並不是擔心葉酸不足而影響到蛋白質的利用,而是加强葉酸的攝取可降低心血管與腦血管疾病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