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一項研究發現,國人牙齒酸蝕的比率高達34.1%,每3人之中就有1人琺瑯質結構受損,因常喝手搖杯、碳酸飲料,以及胃食道逆流,導致牙齒逐漸崩壞。(圖/ingimage)
牙齒堅固卻怕酸,國內一項研究發現,不管小孩或成人,牙齒酸蝕的比率高達34.1%,每3人之中就有1人琺瑯質結構受損,原因為常喝手搖杯、碳酸飲料,以及胃食道逆流,導致牙齒逐漸崩壞。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牙科主治醫師吳朋儒表示,口腔如經常處於酸性環境,牙齒表面最堅硬琺瑯質結構就容易被破壞,引發牙齒酸蝕,牙齒表面坑坑洞洞便容易蛀牙。
吳朋儒指出,造成牙齒酸蝕的原因可分為外因性及內因性,外因性的主要來源為酸性飲食,例如檸檬汁、水果醋、醃漬梅、氣泡飲料、酒類,以及常被忽略的運動飲料和手搖杯冷飲;至於內因性的傷害則是胃食道逆流、常孕吐的孕婦和為了減重而自我催吐的患者,胃酸往上竄,使口腔內環境偏酸,也會造成牙齒酸蝕。
另外,長期服用慢性病藥物的民眾,唾液分泌大幅減少,以致於中和口腔酸鹼的能力較差,牙齒也容易出問題;頭頸部做過放射線治療的癌友,唾液也會減少,口腔變成酸性,這也會引發牙齒酸蝕傷害。至於如何避免牙齒遭酸蝕?吳朋儒提出7大保護措施:
1.改變過酸的飲食習慣,盡量減少攝取含糖飲料等酸性食物。
2.使用吸管吸飲,可減少酸性食物和牙齒的接觸。
3.控制用餐時間,不要拖太長,盡量在40分鐘內,也不要常吃點心零食。
4.用完餐後先用清水漱口或嚼食無糖口香糖,剛食用過酸性食物,應該間隔15分鐘後再刷牙。
5.使用低磨耗值的含氟牙膏。
6.治療胃食道逆流及其他慢性疾病。
7.定期的牙科檢查保養,確保遠離牙齒疾病。
吳朋儒表示,喜歡酸性食物的民眾或胃食道逆流患者,都應該注意牙齒表面變化,並定期至牙科診所,接受檢查。
延伸閱讀
-
4歲娃全口乳牙蛀光光! 牙醫師驚呼「1錯誤觀念」害慘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1442形成蛀牙的4大要素分別為:細菌、食物、宿主(牙齒)與時間,而引發蛀牙最主要的細菌為鏈球菌,這些細菌會代謝食物殘渣中的醣類,產生酸性物質侵蝕牙齒,時間一久就會變成蛀洞。因此,要預防蛀牙除確實清潔,也須減少細菌入侵。 -
循環杯共享經濟啟動無塑未來 「好盒器」南北皆獲好評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1503早在草案預告前,新創團隊在台南進行循環杯的營運,獲得消費者好評,更得到與政府機關合作的機會。未來的減塑樣貌已然成形。 -
蛀牙齒洞怎麼補?食藥署分析常見補牙材料 最常用是它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1658食藥署指出,市面上的補牙材料為醫療器材,常見成分包含貴金屬、樹脂、陶瓷等,其功能為修補被蛀蝕的牙齒,幫助牙齒恢復正常功能及形狀,降低細菌進入體內的機會,預防進一步蛀牙,降低蛀牙後遺症或併發症。 -
火燒心未及時治療恐罹癌! 胃鏡檢查僅能揪出20%患者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516目前台灣胃食道逆流檢查方式主要是胃鏡檢查,但此種檢查方式僅能檢測出20%左右的患者,大多數患者可能會因此延誤正確診斷,進而影響治療的成效,病情因而加劇。 -
抽完神經後牙醫給你填的是什麼? 關於根管治療二三事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1673根管治療過程為開啟牙齒髓腔,移除牙根內發炎及壞死的牙髓組織,再清創及消毒。最後以「根管封填」材料充填其中,以恢復牙根周圍組織的健康,解除牙齒的疼痛,恢復咀嚼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