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視員工心理健康 損失恐比關廠罷工還嚴重

3386
【NOW健康 夏亞凡/綜合報導】
工作壓力大
▲勞工沮喪、失能帶給企業的成本損失,比關廠或罷工還嚴重。(圖/ingimage)

勞工沮喪、失能帶給企業的成本損失,比關廠或罷工還嚴重。根據澳洲統計局之調查結果,16至85歲的澳洲人中,有45%一生至少有過1次心理健康問題,而澳洲的公司每年因員工心理健康問題而發生之請假、假性出席、提出賠償要求等成本支出則高達109億元。

澳洲知名心理健康組織beyondblue於2014年委託澳洲市場研究機構(TNS)針對1126名澳洲上班族進行線上調查,藉此了解上班族對身心安全的重要性及工作環境評估、對心理健康問題的標籤化、職場中發現自己或他人出現心理健康狀況時的行為、對提升職場心理健康的看法,及職場提供相關資源的覺知。

結果發現,五分之一以上的受試者曾在過去1年內因心理不適而請假,與身處心理健康職場環境相比,自認處於心理不健康工作環境的員工,出現憂鬱、焦慮症狀的風險更是高出2倍。若企業重視職場心理健康,可減少半數員工因心理健康而曠職的問題,提高組織生產力及員工與主管間的尊重關係。

調查也發現,雖然71%主管表示自己所屬企業有在推動員工心理健康相關政策,但僅37%員工表示同意。近64%員工表示若出現心理健康問題時,會尋求同事的支持,僅不到3成員工會尋求人資部門的協助。

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身心醫學科主治醫師暨台灣憂鬱防治協會理事長廖士程表示,從上述調查可知,職場心理衛生工作推動的理論與實務間,仍存有相當差距。這種「知」與「行」的鴻溝,有些屬於推動心理衛生工作普遍性阻礙,有些則屬於職場特殊性困難。

最後,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呼籲,企業基於降低成本,更應重視及落實員工的職場心理健康。可從「加強職場心理健康宣導」及「提供員工心理健康支持」兩方面著手;另外,可透過設置休憩區或固定舉辦紓壓活動,主動積極支持員工建立紓壓習慣。若同事出現的身心症狀已非傾聽或分擔可以解決,應協助找到其他支持系統(如:醫療專業人員、人資或主管)。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