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婦女約在45到52歲時,由於女性荷爾蒙分泌逐漸減少,可能會產生熱潮紅、盜汗、陰道乾澀、骨骼痠痛、失眠及心情低落等情形,稱之為更年期。
根據國健署105年更年期諮詢專線的統計,民眾來電主要諮詢的問題多與身體不適相關,如熱潮紅、盜汗、心悸等,其次為性功能障礙(例如陰道乾澀及性交疼痛),再來則是失眠。此外,像是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疲倦、皮膚乾燥、情緒起伏等,也都是常見的更年期症狀。
國健署表示,除了上述更年期症狀,因更年期造成的健康問題,如:骨質疏鬆、心臟病、糖尿病、腦血管疾病及高血壓性疾病等,更需多加注意。
但面對更年期,婦女朋友其實也無須如臨大敵,因為更年期症狀嚴重度及持續時間因人而異,大部分人症狀輕微且持續時間較短,有些女性甚至不會出現。國健署也提供防治心血管疾病與骨鬆3招:
(一)避免不良生活習慣及定期量血壓
吸菸和肥胖不僅是心血管疾病、癌症及許多慢性病的危險因子,亦會造成骨質流失,因此應及早戒菸、不酗酒,避免過度飲用咖啡及熬夜等不健康生活形態。建議婦女每年應至少量血壓1次,血壓異常者則應每天早晚各量1次,監測自己的血壓狀況。
(二)規律運動及控制體重
養成規律運動及控制體重,每周進行150分鐘以上的中等強度活動,慢性病患者可先諮詢醫師,再進行合適的運動。另外,婦女可選擇荷重運動,例如健走、慢跑、爬樓梯、舞蹈、登山、跳繩等,以增加骨質密度和強健肌肉,降低跌倒的發生。
(三)健康飲食及增加鈣質食物攝取
飲食均衡,掌握三少(少調味品、低油脂、少加工食品)、二多(多蔬果、多高纖)原則,每日鈉的攝取量應少於2.4公克(相當於6公克的食鹽)。多攝取骨骼健康所需的鈣質、維生素D及蛋白質等,如乳品類、高鈣豆製品、深綠色蔬菜。另外,適當日曬也能促進身體活化維生素D,以助鈣質的吸收。
國健署署長王英偉提醒,更年期症狀常是許多婦女的難言之隱,建議不論是婦女或其家屬,皆可撥打國健署的更年期專線(0800-005-107)尋求專業協助。
延伸閱讀
-
退化性關節炎常被誤認為骨質疏鬆 這幾種情況特別注意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1425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沈彥君醫師指出,其實遇過不少像王太太提出一樣問題的人,常會混淆骨質疏鬆與退化性關節炎。「骨質疏鬆」是指骨質密度的下降,如果出現身高變矮、彎腰駝背、脊椎疼痛時就需要當心是否已有骨質疏鬆症,後續容易造成骨折或骨裂。「退化性關節炎」則是在關節處有發炎,造成關節疼痛不適、影響關節的靈活度,嚴重時甚至可能造成關節僵硬、疼痛難耐,使關節活動受到侷限,影響到日常的活動。 -
喝可樂會骨鬆? 鈣質流失元凶找到了這2種人超危險!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274骨質疏鬆有多可怕?骨科醫師施哲仁說,骨質密度檢測若小於-2.5,就代表骨量減少或是骨密度降低,使得骨骼漸漸出現孔洞,變得脆弱,就好像海砂屋一樣,一不小心就會倒榻,甚至還會發生骨折的危險。
-
癌症時鐘快轉11秒 大腸癌蟬聯冠軍女性肺癌僅次乳癌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1698國健署癌症防制組林莉茹表示,相較前1年,民國107年癌症發生人數增加4,447人,癌症發生年紀中位數同樣是63歲;10大癌症發生排比分別為大腸癌、肺癌、女性乳癌、肝癌、口腔癌、攝護腺癌、甲狀腺癌、皮膚癌、胃癌、子宮體癌;食道癌退出10大癌症,子宮體癌則由去年11名,上升1名到第10名。 -
改善更年期不適症狀 排除身體微循環障礙不容忽視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607更年期女性常見的症狀,包括:熱潮紅、盜汗、月經不規則、心悸、腰痠背痛、頭痛頭暈、皮膚乾燥、情緒起伏大以及失眠現象等,不僅如此,當停經前後女性荷爾蒙減少後,血管失去彈性,將導致血液循環變差,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心絞痛、動脈硬化的發病機率,會變得與男性一樣高。 -
冷空氣來襲泡溫泉去寒 忘記喝水小心血液濃稠出現血栓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778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郭志東表示,當溫泉池在戶外,脫下衣服前往浴池路途中,當皮膚接觸到冷空氣血管會立刻收縮,血壓就會跟著上升,如果原本就有高血壓,也沒有把病況控制好,這時就有機會發生心肌梗塞或腦中風等危險;郭志東提醒,發現自己接觸到冷空氣,有胸悶或頭暈等症狀,就不要勉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