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吃多運動」是一般人對減肥的觀念,但如果年紀輕輕,體重就破百公斤,屬於重度肥胖者,連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都上身了,此時,透過專業醫師評估接受胃縮小減重手術,較能夠有效達到減重並找回健康的目的。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外科減重醫師鄭伃書指出,一名27歲黃先生,體重最高飆破143公斤,收縮血壓高達180,害怕會中風癱瘓一輩子。經評估後,做了腹腔鏡胃縮小手術,現在減重到78公斤,一年多來沒復胖,他表示「手術後我的食慾自然減低,擺脫高血壓,找回健康真的太開心了」。
這位黃先生的表姐林小姐,34歲,曾胖到111公斤,體檢報告得知罹患糖尿病,藥物治療卻控制不理想,深怕會像老爸一樣,得一輩子服用糖尿病藥物,於是她吃減肥藥與代餐,配合運動,半年內減重20公斤,卻迅速復胖。受到表弟激勵,同樣做了腹腔鏡胃縮小手術,術後3天就出院,開完刀不到1個月,空腹血糖和糖化血色素已經恢復正常,現在66公斤的她,已不用再吃血糖藥。
鄭伃書醫師表示,許多人以為腸胃道只負責消化吸收,其實它還肩負著「內分泌」的功能,控制我們的食慾、調節血糖、改善胰島素阻抗;透過胃縮小手術,能逆轉本來可能要吃藥一輩子的代謝性疾病。
根據統計,台灣成年人及兒童肥胖比率居亞洲第一,每年有近三千人接受減重手術。鄭伃書表示,應嚴肅看待減重手術,經過醫師評估適合才能做;它最重要的意義是給予病人找回健康的機會,珍惜健康人生,外型變得苗條都是次要的附加價值。
一般而言,若未達重度肥胖標準(BMI≧35),也尚未受到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健康威脅,靠著少吃多運動「慢慢減重」,是可行的方式;但若已經胖到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找上門,恐怕已沒有足夠的時間慢慢減重,為了減少其他身體器官功能的減損,減重手術是值得參考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