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的尚好!?那可不一定,專家提醒,野生植物、蕈類或海裡各類海鮮,都可能含有天然毒素,若不小心誤食,輕則傷身,重則有致命的危險,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台灣國際生命科學會、國家衛生研究院環境醫學研究所6月9日舉辦「食品中微生物及天然毒素危害性」研討會,邀請國內毒物家,傳授如何避免天然毒素食品中毒的要訣。
台灣海洋大學食品科技學系終身特聘教授黃登福表示,人們食用活的或新鮮魚貝類,也可能食物中毒,原因為魚貝類本身所含有天然毒素所致,一般稱為海洋生物毒素。
統計台灣過去(1981至2016)發生過的海洋生物毒素中毒案例,以「河魨毒素」和「麻痺性貝毒」最常見,致死個案以河魨毒素最多,該毒素不光只存在河魨中,包括某些種類的螺類、貝類、海星、螃蟹、章魚、青蛙、蠑螈,都可能含有河魨毒素。
河魨毒素屬於神經毒素,且具有耐熱性,即使加熱也無法破壞毒素,且毒性強,只需2至3mg便足以致死。黃登福提醒民眾,如果吃了海鮮之後,出現輕微頭痛、噁心、嘔吐、麻木或刺痛(包括口、舌及四肢)、頭暈無力、具飄浮感、吞嚥困難,甚至是呼吸麻痺、低血壓、心跳減慢,務必立即就醫。
在治療上,以維持呼吸或行洗胃為主,因為並無解藥可用。急救時需務必保持患者呼吸道暢通,如患者已產生明顯之肌肉無力現象,則應隨時準備放置氣管插管,並以人工呼吸器幫助呼吸。
至於台灣民眾最常誤食的有毒植物及蕈類,前三名為外型像芋頭的「姑婆芋」、像雞肉絲菇的「綠褶菇」、與野百合和月桃葉相似的「大花曼陀羅」。
食用後輕則發生嘔吐、腹痛、腹瀉等腸胃道症狀,重則造成中樞神經毒性、器官衰竭或休克死亡,台北榮總內科部臨床毒物與職業醫學科主任楊振昌提醒,千萬不要食用不知名的植物或野菇。
》》立即加入【NOW健康/健康傳媒】FB粉絲團,掌握健康資訊零時差!
▲統計台灣過去發生過的海洋生物毒素中毒案例,以「河魨毒素」和「麻痺性貝毒」最常見,致死個案以河魨毒素最多。(攝影/陳琦菁)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