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長者罹患骨鬆肌少症 死亡風險增三成

3468
【NOW健康 李宛真/綜合報導】
長輩擰毛巾
▲手臂無力擰乾濕毛巾,是骨鬆肌少症的危險徵兆之一。(圖/台灣骨鬆肌少關節防治學會提供)

77歲吳太太,多年來飽受腰痠背痛、膝關節疼痛的折磨,但她以為單純是老化所致,幾乎天天服用止痛藥,去年跌倒、骨折,行動不便,為此罹患憂鬱症,最近參加社區健康檢測,才發現骨質出了問題,就醫確診為「骨鬆肌少症」。

台灣骨鬆肌少關節防治學會理事長陳芳萍表示,骨鬆肌少症常發生在年紀較長者,骨質疏鬆及肌肉衰弱。骨骼、肌肉、關節等組織,隨年齡增長,而自然老化,骨質變得越來越不緻密,且肌肉量與肌力減少,關節軟骨退化。

患者經常駝背、脊椎或關節變形,身體無法自由地向前彎,且手腳無力,以致行動力受到限制等,加上體力原本就較差,平衡感也不好,一不小心就跌倒骨折,多半為髖部骨折,必須臥床,死亡風險增加三成。

世界衛生組織一再呼籲,骨鬆、肌少、關節炎不應被視為老年化的必然後果,應該積極治療,否則老年人跌倒致死風險激增,可能跌倒撞擊到頭部,就導致顱內出血致死。

一般來說,骨鬆肌少症好發於男性65歲以上、女性50歲以上或停經後,台灣骨鬆肌少關節防治學會提出四大危險徵兆:身高縮水超過3公分、走路緩慢如老牛拖慢車、手臂無力濕毛巾擰不乾、蹲下後腳軟站不起。

陳芳萍指出,如有上述症狀,就屬於骨鬆肌少症高危險群,應該主動至醫院接受骨密度檢測、肌肉質量檢查、關節炎篩檢及肌肉衰弱等評估。

為了強化台灣老人骨骼肌肉關節健康,台灣骨鬆肌少關節防治學會與台塑關係企業暨王詹樣公益信託,今年起在全國各社區舉辦「強保老」檢測活動,民眾可就近參加篩檢。

》》立即加入【NOW健康/健康傳媒】FB粉絲團,掌握健康資訊零時差!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