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密度T值小於負2.5 骨鬆悄悄來敲門

4633
【NOW健康 張純陽/高雄報導】
骨質疏鬆症
▲陳崇桓醫師指出,近年來骨質疏鬆症的治療趨勢,是利用類似保骨素的作用機轉治療,目前在半年注射一次類保骨素骨鬆針是有納入健保給付。(圖/ingimage)

「平時身體硬朗的王媽媽,在一次不小心跌倒骨折之後,才發現有骨質疏鬆症。」「有運動習慣的紀太太,穿著高跟鞋追公車扭了一下,到公司後發現腳背腫起來了,竟是骨鬆造成的骨折。」原來,骨質疏鬆症是沒有前兆、無聲無息的疾病,除了少數人常會感覺腰痠背痛之外,大多數罹患骨鬆的人,症狀並不明顯。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骨科主任陳崇桓表示,骨質疏鬆症是沒有症狀的疾病,即便有症狀也不太明顯,很多患者都是因髖部、脊椎、遠端橈骨或是近端肱骨等部位骨折,來醫院檢查後才發現有骨鬆。因為根據文獻記載,這四個部位的骨折與骨鬆的關聯性非常大,因此,只要是因這些部位骨折來就醫,通常都會發現患者有骨鬆的問題。

至於如何檢測有沒有骨鬆?目前較普遍的是定量超音波儀(QUS),就是常會在社區活動或藥局周年慶看到的,把腳踝或是手腕放入機器中,1~3分鐘後就可知道骨質狀況,這屬於初步的篩檢,測出來的數據可作為參考。但若是透過超音波篩檢出來的骨密度小於-2.5,則需要更進一步的檢查,例如透過雙能量X光吸光儀(DXA),才能確定是否罹患骨質疏鬆症。

陳崇桓醫師說明,雙能量X光吸光儀(DXA)是目前診斷骨鬆最精確的方式,受檢者須躺在床上,經過X光的精密測量後得出的數值T-score若大於-1,表示骨密度正常或骨質健康;T-score如果在-1與-2.5之間,表示骨密度低有骨質流失,但尚未達到骨質疏鬆症的標準,但仍需注意鈣質的補充;若T-score小於-2.5、甚至更低,則表示已罹患骨質疏鬆症,必須馬上接受治療,以避免發生骨折等憾事。如果有低能量的脊椎或髖部骨折,即使T-score沒有小於-2.5,也是骨質疏鬆症的一個診斷標準。要注意的是T-score的負數值越大,表示骨質疏鬆症越嚴重,千萬不可輕忽。T-score每減少1分,骨折的機會大概就會加倍。

如果診斷出來是較輕微的骨質流失,還沒達到骨質疏鬆症,醫師建議患者補充鈣片或維生素D,飲食方面,可適量吃些含鈣食物,例如牛奶、小魚乾、豆類食品、芝麻或深綠色蔬菜等。另外,也別忘了適度的曬太陽,以幫助維生素D的吸收。但若經由醫師診斷已確診維骨質疏鬆症,也就是骨質密度T值≦-2.5,甚至合併有其他系統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類風濕關節炎、甲狀腺疾病、糖尿病或腎臟病等,就得服用抗骨質流失的藥物來治療。

目前用於治療骨鬆症的藥物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抗溶蝕性藥物,是藉由抑制骨骼的溶蝕作用,改變破骨細胞在骨骼表面進行的活動,以減緩骨質流失的速度,這一類藥物包括荷爾蒙療法(HT)、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s)、雙磷酸鹽藥物(Bisphosphonate)、抑鈣素(Calcitonin)、生物製劑單株抗體(Anti-RANKL)等;另一類則是同化性藥物,作用是刺激造骨細胞,加速骨質生成,如副甲狀腺素(PTH)。同化性藥物效果最好,但價格昂貴。

陳崇桓醫師指出,近年來骨質疏鬆症的治療趨勢,是利用類似保骨素的作用機轉治療,目前在半年注射一次類保骨素骨鬆針是有納入健保給付。作用在於平衡停經婦女體內不足的保骨素。由於它不經肝、腎臟代謝,所以不會有相關副作用產生。患者僅需每半年透過皮下注射施打一次即可,每次僅需數秒鐘,克服患者無法定期到院接受注射的問題。另外長效型的雙磷酸鹽藥物也可以一年打一次,也相當方便,不過要透過點滴給予,施打時間要超過一個小時。

日常生活部分,除了從飲食中補鈣之外,也可作些能夠增加骨質的運動,例如跳繩、慢跑、健走等,都是不錯的負重運動,最好還能搭配增加肌力和平衡感的運動如游泳、太極拳。若屬於骨鬆高危險群的老人家,生活中要盡量避免跌倒而造成骨折相當重要,因此建議可透過練習太極拳來訓練平衡感、增加肌力和避免骨質流失。陳崇桓提醒民眾,除了避開骨鬆的危險因子如抽菸、喝酒和常期服用類固醇等,還要定期作骨密度的篩檢,以期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目的。

》》立即加入【NOW健康/健康傳媒】FB粉絲團,掌握健康資訊零時差!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