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的癌症登月計畫將與臺灣、加拿大、中國、德國、瑞士、日本與南韓等國建立合作關係,運用蛋白基因體進行癌症研究及治療。(圖/ingimage)
癌症連續32年位居台灣10大死因之首,平均每5分18秒就有一位國人罹癌,嚴重危及國人健康,同樣情況也發生在其他國家。為此,中央研究院、長庚大學與美國癌症研究所簽署備忘錄,共同加入美國「癌症登月計畫」(National CancerMoonshot)。此計劃如同當年實現登月計劃那樣的意志、資金和整體規劃來推動癌症研究的治療和發展。
美國副總統拜登(Joe Biden)於9月19日在「2016社會公益高峰會」發表演說時指出,美國的癌症登月計畫將與臺灣、加拿大、中國、德國、瑞士、日本與南韓等國建立合作關係,運用蛋白基因體進行癌症研究及治療。
該計畫為美國總統歐巴馬於今年1月時提出,目標是將預計10年才能完成的癌症相關預防、診斷、治療和護理等工作期程縮短一半。中研院化學所所長陳玉如表示,中研院擁有世界領先的蛋白基因體技術,這是能夠參與國際合作的重要關鍵之一,且能提高我國學術研究的能見度。
陳玉如所長表示,這次多國攜手合作,與多國攜手合作,運用嶄新的蛋白基因體學(Proteogenomics)策略進行大規模癌症病人分析,探討疾病發生機制、檢測及治療的線索,期待有朝一日能終結癌症,造福人類。
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執行長沈志陽表示,中研院接受政府委託建置的「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Taiwan Biobank),優點在於長期追蹤、資料全面,與癌症登月計畫方向不謀而合。
沈志陽指出,為了因應癌症登月計畫,我國成為美國癌症登月計畫合作成員,積極合作阿波羅計畫,希望能為台灣提供解決重要疾病的線索,並加速提供國人精準醫療的新方針。
延伸閱讀
-
過馬路很喘恐是「肺動脈高壓」! 積極治療可與之共存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13415月5日是世界肺高壓日,為提升大眾和自體免疫疾病病友對於肺動脈高壓的認知,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肺動脈高血壓關心協會宣導如何透過「喘咳血腫暈」口訣與簡單的「PK小綠人」自我檢測法,幫助病友及早發覺肺動脈高壓的警訊,進而就醫檢查與治療。 -
如何從飲食管控罹癌風險? 營養師教你防癌飲食3步驟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1484女星朱芯儀自曝罹患乳癌,以及近期不少名人因為癌症過世,使大眾對於癌症的預防以及健康維持的想法廣泛討論。衛福部統計10大死因中,癌症總是榜上有名,而10大癌症死亡率中,女性的乳癌列入前5名,其他如直腸癌、食道癌等也榜上有名。由於飲食與生活習慣改變,不少人總覺得自己的飲食愈加不健康。《NOW健康》邀請營養師與大家分享常見的飲食迷思,雖罹患癌症的原因很多,至少我們能夠在可控範圍內做點什麼。 -
如果還有明天?癌友盼多元分攤藥費 及早使用救命新藥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938經過3年多研究,台灣癌症基金會與多個病友團體參考英國CDF(Cancer Drugs Fund)癌症藥品基金,提出「台灣癌症新藥多元支持基金」(TmCDF),已向政府提交政策建言書,希望在健保體制外,以額外財源支持癌症新藥的基金,照顧經濟弱勢病友。 -
每周1小時重量訓練 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癌症死亡風險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499日本研究發現,每週只要進行30到60分鐘的肌肉強化運動,就可以降低過早死亡、心臟血管疾病、糖尿病及癌症等死亡風險。紐約州的運動醫學專家Russell Camhi博士建議可從重量訓量運動開始。 -
腰部異常疼痛幾乎走不動 就醫檢查出肺癌腫瘤轉移脊椎
癌症新知 / 肺癌1600李漢忠指出,脊椎腫瘤可分原發性和轉移性兩類,臨床上,轉移性脊椎腫瘤比原發性脊椎腫瘤常見,來源包括肺癌、乳癌、攝護腺癌等癌症,轉移到脊椎的機率都很高。腫瘤除了會造成疼痛之外,還可能出現病理性骨折,會出現類似椎間盤的症狀,甚至下肢肌力減退,嚴重者也可能癱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