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日常齒科保健

齒牙鬆脫動搖國人健康 心臟、糖尿病患者不可不慎

1206
▲罹患牙周病,口腔裡的齒槽骨就會逐漸萎縮,喪失功能,支撐力越來越差,當然牙齒就會搖動。(圖/ingimage)

 

年紀越大,越能感受到牙齒的重要性。臨床顯示,牙周病是造成國人缺牙的主要原因。據統計,超過九成國人罹患輕重不等的牙周病,如果沒有妥善治療,不僅牙齒容易鬆動,甚至脫落,造成多處缺牙甚至引發心血管疾病與糖尿病病情加重,不得不慎。(2011-10-14 NOW健康 楊格非/台北報導)


為何國人牙周病盛行率如此高?WCLI雷射醫學會專科醫師暨ICOI口腔植體醫學會專科醫師呂睿庭表示,牙周病與細菌感染有關,如果無法做好口腔衛生,牙齦就容易感染厭氧細菌。厭氧細菌喜歡生存在牙齦溝裡,一旦大量繁殖,就會形成牙菌斑,逐漸破壞牙周組織,範圍包括齒槽骨、牙周韌帶、牙齦組織、牙骨質等部位。初期症狀為牙齒敏感、牙齦出血、化膿腫脹、口氣不佳。情況嚴重者甚至牙齒鬆動,最後脫落。再因牙周細菌會引發末梢血管的供氧與養分不足,使得有心血管問題與糖尿病患者病情難以控制,甚至可能引發進一步惡化,相關患者不可不慎。


罹患牙周病,口腔裡的齒槽骨就會逐漸萎縮,喪失功能,支撐力越來越差,當然牙齒就會搖動。當牙周組織受到破壞而漸漸流失,如果能夠及早進行治療,就能夠保住原有的牙齦組織。如何保住牙骨,甚至讓牙骨增生,一直是牙醫界追求的目標。傳統牙周病治療,以超音波洗牙、刮除牙結石刮除、牙根整平術等,目的就是清除日積月累的牙菌斑、牙結石。


首先用外科器械深入牙齦發炎的底部,徹底清潔牙齒表面與深部的髒東西。如果病灶嚴重,還必須施以外科手術,將牙齦給整個翻開,將肉眼所看不到的深部結石及受感染的組織仔細清除。至於齒槽骨修復部分,如果牙周病症狀嚴重,齒槽骨就會遭受侵蝕。為了讓牙周組織健康及促進牙骨再生,通常必須放入骨粉、骨膠原、骨膜等補骨材料。補骨過程相當漫長,全口處理,至少得花上三至六個月,有些人甚至需要一年以上時間,才能完成整個療程,過程漫長,不少牙周病患者一聽到治療時間如此久與術後產生的疼痛難耐,就心生畏懼,不敢接受治療。


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牙周病患者多了不少新選擇,例如,水波雷射術就能大幅縮減治療的時程,且治療過程中幾乎不會有太大的疼痛感,術後腫脹及感染的機率也明顯較低。水波雷射主要是利用雷射激發水分子產生高速動力形成水刀模式,進而切割軟硬組織。呂睿庭醫師指出,水波雷射具有極佳的生物相容性,在切割過程中,只產生極小的震動及熱傷害,相當適合用來治療牙周病,包括牙齦切除術、牙齦整形及齒槽骨修補。


水波雷射是以雷射直接深入到牙骨牙齦內,清除消滅病菌。特定波長能量還具有刺激生物組織再生效果,骨細胞受到刺激後,就會逐漸再生。相較之下,傳統手術則讓患者流失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的骨床。骨床經雷射刺激過,臨床顯示,患者骨床出現增生狀況,一般約可增生一至兩成的骨床。牙周病患者在治療三~六個月後,自覺牙齒堅固許多,不再像以前一樣容易動搖,大大提高了保存牙齒的機率。


牙周病與牙齒的健康息息相關,一有徵兆,最好及時治療,尤其術後的口腔清潔更不能偷懶。牙醫師陳浩明提醒,雷射牙周治療術後,必須實行高標準的口腔清潔,建議由牙線、牙間刷、牙刷的順序徹底清潔牙齒,避免1、2年後,細菌再度滋生。

分享此文:

我要發問

  • 稱呼:

  • Email:

  • 連絡電話:

  • 發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