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症候群

子宮內膜癌年輕化 經期不定是前兆

子宮內膜癌年輕化 經期不定是前兆
1347
▲子宮內膜癌主要的症狀包括了停經後的異常出血、停經之前的經血不規則、月經量不一定等。(圖/ingimage)

 

【文/郭安妮醫師(提供)】

經期不定或是月經量不定的女性要注意了,這些症狀很可能是子宮內膜癌的前兆!33歲的小敏前一段時間的經期與月經量一直不是很穩定,時而洶湧澎湃、時而潺潺細流,小敏以為是因為工作壓力過大所引起的,一直不引以為意。直到公司定期的健康檢查時,小敏詢問醫師並進行相關檢查,才發現是子宮內膜癌早期,還好早期發現,才能及早治療及早恢復健康。

子宮內膜癌在台灣女性十大癌症榜上赫赫有名,發生年齡多於50 ~ 69歲之間,25%的病患發生在更年期之前,相較於在歐美地區平均年齡在62 ~ 63歲間,台灣的子宮內膜癌明顯有年輕化的趨勢,在近年來更有年齡層逐次降低的現象。

台北中山醫院婦產科郭安妮醫師表示,子宮內膜癌主要的症狀包括了停經後的異常出血、停經之前的經血不規則、月經量不一定等。根據研究發現,子宮內膜癌的成因是由於雌激素過量,在沒有足夠的黃體素對抗的情況下,容易造成子宮內膜增生,進而演變成癌症。因此好發於初經早及停經較晚(52歲後才停經的女性)、肥胖、從未生育、多囊性卵巢、糖尿病、服用抗乳癌藥物Tamoxifen以及有家族遺傳史的婦女。

所幸的是,由於子宮內膜癌症狀明顯,因此絕大多數患者會因為出血異常而就醫,也因此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機率較一般癌症高,也有較高的存活率,在台灣女性生殖道癌症中的相對存活率最高,癒後在各種婦癌當中也是最好的。郭安妮醫師解釋,在治療子宮內膜癌的方式,一般而言,如果患者身體狀況適合,都應該接受完整的分期手術,經由手術分期方式後,可以用來了解多重的預後因子的狀況, 進而依照癌症期別及組織分化的良劣程度決定輔助的治療方式。治療方式包括有單純手術治療、合併手術和放射線治療、賀爾蒙(如黃體素或雌性素拮抗劑)、及化學治療等。另外子宮內膜癌的組織學型態,主要是子宮內膜樣腺癌( endometrioid adenocarcinoma ),佔約75-80%, 預後較好,五年的存活率約80%。亮細胞癌(clear cell carcinoma)與乳頭狀漿液性癌(papillary serous adenocarcinoma)是屬於較為少見的子宮內膜癌,發生轉移的機率較高,預後也較差,五年存活率分別為30%-75% 與40%-60%。

郭安妮醫師提醒民眾,雖然有較高的治癒與存活率,但子宮內膜癌仍不可小覷,除了每年例行的抹片、乳房檢查外,具有上述高危險因子的婦女,尤其是肥胖、未生育、停經晚且持續使用賀爾蒙的婦女,由於罹患子宮內膜癌的機率較一般婦女更高,不妨與醫師討論是否需要另外增加婦科超音波檢查以防患未然。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分享此文:

我要發問

  • 稱呼:

  • Email:

  • 連絡電話:

  • 發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