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在科技公司上班的36歲男性工程師,發現自己最近經常眩暈,有時還伴隨耳鳴,原以為是工作操勞、壓力大所導致,想等工作告一段落時再就醫。但某日洗澡時竟在浴室嚴重眩暈而跌倒,且左耳的聽力日漸減退,驚覺不對勁才趕緊就醫,卻為時已晚,醫師表示,錯過了治療黃金期,即使眩暈症狀可以改善,但聽力恐已無法挽回。(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 2020-05-11 )
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由於上述案例眩暈較頻繁,還伴隨耳鳴、聽力受損,且出現於同一耳的現象,故判斷為「梅尼爾氏症」。梅尼爾氏症並非只是單純眩暈症,在台灣較為少見,一般民眾普遍對此疾病感到陌生,而無警覺心;且許多眩暈患者,往往是發病1周甚至1個月後才就診,耽誤了治療的黃金期,此時不僅要花更多時間治療,發作頻率也會增加,讓患者處於隨時可能復發的恐懼之中,且常有一側耳朵聽力減退,甚至重聽的現象發生。
李宏信進一步解釋,眩暈主要是因內耳淋巴液積水所導致,原因在於膽固醇或血脂肪沉澱在內耳血管,造成的血流阻塞,若再加上生活壓力過大,血管過度收縮,就會使血流不暢,進而讓耳內組織缺血而壞死,導致內耳神經萎縮,因此眩暈患者也經常會有耳鳴現象。
嚴重眩暈時,患者會出現天旋地轉,甚至無法站立的情形,這種急性期多以利尿劑來排除體內之鹽分及水分,用以降低內耳壓力,待病情穩定後,臨床治療會使用促進血液循環的藥物,來增加內耳細小血管的血流供應。長期治療則要以神經滋養、血管擴張等藥物為主,以求內耳神經等生理功能的痊癒,但若持續一段時間沒有明顯改善,才考慮以手術減壓的方式來治療。
然而,任何手術都有其風險,此外,部分患者在手術治療後仍有復發的可能,術前必須審慎評估。至於服藥是否能控制病情?還是與就醫時機息息相關。因此,李宏信呼籲,民眾一旦發生眩暈與耳鳴現象,不要拖延,應盡速前往就醫,把握黃金治療時機,並長期遵照醫囑服藥,否則一旦像案例中的工程師,正值壯年就喪失其中一耳的聽力,非常遺憾。
家醫科李政道醫師表示,梅尼爾氏症的致病機轉目前醫學上仍不清楚,雖然治療症狀並不困難,但容易復發,在生活中也有安全疑慮;此外,過勞、焦慮、緊張、睡眠不足,生活不規律的情況下,也是導致眩暈症發作的因素,保持心平氣和,減輕壓力,也是避免復發的方式,提醒患者飲食上應注意少鹽、少油,避免咖啡以及含酒精飲料,睡眠充足不熬夜,養成運動的習慣,唯有建立良好的免疫力,才能避免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