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暈

秋冬季節氣溫驟降好發眩暈? 醫歸納常見眩暈症5情況

565

隨著東北季風來襲,氣溫驟降,有部分民眾自覺在秋冬季節較易發生眩暈,事實真的是如此嗎?眩暈是生活中或多或少會出現,卻又容易被輕忽的症狀,例如當我們蹲下再站起來,頭部的血液瞬間供應不足,或也常見坐車搖晃太厲害時,也常會產生短暫的暈眩感,不過當眩暈症出現過於頻繁或症狀較為嚴重,且影響到生活品質時,就不能置之不理,而必須儘速就醫找出問題的根源。(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 2023-12-12)


眩暈症以週邊性為大宗 歸納有5種情況較常見


耳鼻喉科權威李宏信醫師表示,眩暈是1個廣泛存在的症狀,通常是身體平衡系統失調所造成的,身體的平衡系統包括腦部、內耳前庭神經與三半規管、眼睛、肌肉等,只要其中1個部位出現問題,都有可能引起身體的不平衡或眩暈。


眩暈又可以分為2種類別,中樞性和週邊性,中樞性眩暈通常涉及到腦部問題,如腫瘤、腦部出血或中風前兆;週邊性眩暈則與內耳前庭及三半規管的問題相關,是較常出現的眩暈類型,其中常聽到的耳石症和梅尼爾氏症皆屬此類。


那麼眩暈和天氣轉冷有關係嗎?李宏信醫師指出,當天氣變冷時,人體的血管會收縮,倘若本身有三高疾病,血管有些微阻塞、硬化或狹窄,容易導致內耳的血液供應不足,產生內耳神經萎縮退化,確實與眩暈的發生有關,而天氣變化也是引發眩暈、腦中風常見的重要因素,針對常見的週邊性眩暈又可歸納為以下5種:


1.病毒感染造成內耳前庭神經發炎,皰疹病毒和新冠病毒都有造成眩暈的案例。
2.耳石脫落造成刺激三半規管內之神經而引起。
3.車禍撞擊到頭部使內耳的三半規管破裂、淋巴液流出,淋巴液流動不平衡。
4.不明原因造成淋巴液積水,產生眩暈、耳鳴和聽力下降,也就是所謂的梅尼爾氏症。
5.自律神經失調、壓力、因而造成血管過度收縮,內耳神經萎縮退化。


長期眩暈不治療 恐伴隨耳鳴與聽力下降問題


眩暈發生時,該如何緩解呢?李宏信醫師說明,眩暈的治療方法依病因而異,最簡單的方法是透過改變姿勢來恢復內耳淋巴液的平衡,像是站姿改成坐姿或是平躺,可能有助於緩解症狀。若患者在休息一段時間過後,眩暈症狀仍然沒有改善,甚至暈到無法起身,則必須緊急就醫,甚至可到醫院掛急診治療,主要以採取打針或點滴注射,這種情況下通常恢復得快,卻也容易復發。


其次,如果患者的眩暈症持續,但仍然能夠自主行動,則可由耳鼻喉科醫師開立強效止暈藥緩解症狀;另外,若是患有慢性、長期眩暈症,時常發作且持續多年,則必須長期服藥治療以促進血液循環、補充內耳神經營養的藥物為主,持續服藥3個月以上,雖然需要長時間治療,大多能有機會痊癒。然而最大的缺失是服用眩暈的藥物效果很好,症狀很快消失,而認為是痊癒,因而自動停藥,則病症依然存在且經常復發。


李宏信醫師提醒,長期患有眩暈症的患者,可能同時伴隨耳鳴和聽力下降等問題,切勿忽視這些警訊,應盡速就醫檢查並積極治療,以免使聽力造成不可逆的傷害,若有三高或眩暈病史的民眾,都必須嚴加控制,避免心臟病及腦中風的發作,由於臨床上眩暈症又可能是前述疾病發作之前兆,因此不可大意。平時應多補充維生素B1、B6、B12,並在季節轉換時留意頭部及上半身保暖,降低眩暈症發生的機率。


# 首圖來源/ingimage

分享此文:

我要發問

  • 稱呼:

  • Email:

  • 連絡電話:

  • 發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