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新冠疫情爆發3年以來,每個人確診過後病情輕重程度不同,常見有流鼻水、鼻塞、頭痛、發燒等症狀;但也有人因此爆發乾癬、濕疹、異位性皮膚炎等皮膚疾病,甚至連過去沒有皮膚問題的人,也可能突然發作。
新冠病毒使身體排毒功能下降 進而導致乾癬復發
聖元中醫診所院長鄭愛蓮醫師表示,確診後乾癬復發主要是因為本身有乾癬病史,因染疫後誘發;再者可能體內潛藏家族性遺傳基因,受到新冠病毒影響,乾癬才一下子爆發出來。從一般論點來看,這是因為身體免疫力不足導致乾癬復發,事實上,新冠病毒主要侵犯包括肺部、氣管等上呼吸道,甚至還會影響到脾胃,所以也可能有腹瀉現象,肺部和脾胃息息相關,而以上任一環節出問題都可能導致皮膚問題上身。
中醫認為「肺主皮毛」,肺氣能幫助氣血和養分輸送到皮膚,新冠病毒導致肺氣受損,使得氣血瘀滯在皮膚使毛孔開合失調,產生皮膚發炎反應;至於脾胃在身體裡主導升降系統,讓營養吸收和代謝能正常運作,若受到病毒影響,排毒功能下降,也會讓乾癬復發。
乾癬本身是一種免疫失調造成的慢性疾病,連帶影響肝腎系統,乾癬發作的程度與個人體質、環境、工作壓力有關,嚴重時甚至會侵襲關節系統出現疼痛症狀。中醫針對乾癬的治療,會視患者個人體質、脈氣,診斷是肺腎不好、或是脾胃系統虛弱來對症調理,整體評估包含排便狀況、飲食習慣和睡眠品質。
治療乾癬中西醫大不同 中醫助8旬嬤明顯改善
西醫治療乾癬多用類固醇和止癢消炎藥物,通常乾癬好發於冬天,在夏天接受日照後會改善很多,西醫也會合併光照治療,甚至對於頑固乾癬採用生物製劑抑制發炎。這與中醫治療目標大不相同,中醫會先找出身體五臟六腑出了什麼問題,調理讓身體能正常運轉,進而修復皮膚的病症。
鄭愛蓮醫師指出,如果吃過多生冷飲食造成脾胃濕氣過重,就會常腹瀉,中醫會用茯苓、白朮去除脾胃濕氣、補充腎氣;若熬夜、工作壓力大、容易緊張焦慮的人容易肝氣鬱結,會視情況斟酌用加味逍遙散或小柴胡湯;也用黃耆、黃精來補肺氣;若是毛孔的開闔不好、閉鎖太嚴重,也會以麻黃、杏仁來調理。
1名80歲阿嬤有2、3年的乾癬病史,持續使用類固醇治療,一直沒有改善,年前不慎染疫後乾癬再度復發,決定尋求中醫治療。鄭愛蓮醫師問診後顧慮阿嬤恐有類固醇戒斷困難症,叮囑每天睡前擦1次類固醇,同時搭配每天3次外敷內服的中藥治療,隨著體內排毒從第2、3週開始紅疹發較多,如同體內垃圾從皮膚由外而內一層層排出來,第4週已改善很多,逐漸的愈發愈少,幾乎不用再擦類固醇,阿嬤對於中醫的治療更有信心了,隨著皮膚症狀改善後,後續再為阿嬤補氣補血,鞏固精氣神。
鄭愛蓮醫師提醒,確診後若皮膚出現狀況,應積極就醫。中醫治療期間的乾癬患者應避開吃生冷食物、海鮮如螃蟹等地雷食物,忌酒,以免治療過程中加倍爆發。此外,每次需以肥皂輕輕地清洗患部擦乾後再上藥。通常病史愈久,治療期也會較久,因此面對乾癬治療要有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