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護腺癌長久以來是歐美男性癌症發生率第一,致死率第二。由於國人飲食西化,偏好攝取肉類、動物性油脂及油炸食品,以致國內男性罹患攝護腺癌的人數也節節高昇,長年居於男性十大癌症的第五位(2013-10-15 NOW健康 楊曉東/台中報導)。
肛門指診與PSA篩檢 早期發現攝護腺癌病灶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統計顯示,國內罹患攝護腺癌人數每年新增4000多名,佔男性癌症發生率第五名。96年度國人男性因攝護腺癌死亡人數,更高達1003名,佔男性因癌症死亡率的第七名。在歐美地區,攝護腺癌更堪稱男性最易罹患之癌症。攝護腺癌在男性十大癌症中大約排名在七、八的位置。但這一兩年已竄升至第五位,而且得病人數明顯增多。這與肛門指診及PSA值檢測的普及有關,使攝護腺癌得以在早期被發現,並得以進一步加以治療。
在歐美因攝護腺癌盛行率高,PSA特異抗原抽血篩檢一直是檢查基本項目,因此多數患者能在早期發現罹癌,提早接受治療。但反觀台灣,國內患者有半數是在骨癌、淋巴癌移轉後才發現晚期攝護腺癌,其餘則多半是男性因排尿困難求診,經指診及PSA篩檢後才發現,但平均都比歐美來得晚發現。
由於攝護腺癌發生原因有很大部分與飲食習慣有關,台中慈濟醫院本著深耕社區照護、不斷提昇醫療品質的作為,成為中部地區「守護生命的磐石」。近來積極倡導輕淡口味烹調的素食是常保健康又愛護地球的新生活模式,建議民眾把握低鹽、低熱量、低糖、高纖維的飲食原則,減少攝取會耗損地球資源的葷食,便能輕鬆做好身體環境保護,也能遠離因飲食西化所導致的癌症問題。
海福刀治療攝護腺癌 深受患者肯定
臺中慈濟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陳至正指出,以往治療攝護腺,若年紀低於75歲且身體狀況良好或無共病的患者,大都搭配達文西手臂施以根除性開刀手術,但仍會有患者的腫瘤因侵犯到周圍神經必須刮除,以致傷害性神經以及外括約肌,造成不舉及尿失禁等副作用,讓患者難以接受。
隨後不開刀的治療方式問世,包括放射線(電療)、冷凍刀及海福刀等陸續出現。其中放射線治療時間需長達八週,患者必須每週五天持續接受治療,對老人及家屬來說相當不便;而冷凍刀治療主要針對中晚期患者,利用探針在會陰部開出6到8個小針孔,放入探針進行冷凍治療。
至於海福刀治療,其實國外醫界早在1993年就研發出「海福刀」微創標靶療法系統,歷經將近20年的技術研究與開發,技術成熟受歐盟CE認證,法國泌尿科學會(AFU)訂定海福刀為治療攝護腺癌的標準療法,目前廣泛運用在歐、美、大洋洲、東南亞等國家。此種治療能選擇神經叢分離技巧,來離開勃起的神經,根據歐洲文獻報告,約有87%的病患接受這種治療技術,還能保有勃起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海福刀」則是利用高聚焦超音波隔空打牛的原理,不需開出傷口就能破壞癌細胞,能完全保留性神經及控尿功能,還能提升生活品質。陳至正醫師表示,台中慈院以往治療攝護腺癌,主要是以根除性開刀手術為主,去年開始引進微創手術海福刀後,提供患者另一種更放心的選擇。至今,台中慈濟醫院已經完成數例海福刀治療攝護腺癌症個案,患者年紀皆在75歲以上,因為身體狀況不理想、無法承受開刀,經術後一年追蹤,PSA數值都穩定維持在很低的狀態,患者滿意度相當高。
76歲的李先生,於三年前發現自己有解尿問題,到泌尿外科門診求診。並在醫師安排下做攝護腺切片檢查,確定罹患攝護腺癌,因病患年紀大及擔心手術會造成尿失禁等可能副作用,故不選擇接受根除性攝護腺切除手術治療。於101年進行海福刀的微創治療,術後恢復良好,攝護腺指數明顯降低,也沒有尿失禁的副作用,對於這樣的治療成果李先生及家屬們很滿意。出院仍維持自己過去生活品質及規律運動,目前仍未間斷並定期回診追蹤攝護腺特異抗原檢查。
傅先生今年81歲,二年前開始解尿有頻尿、夜尿、解尿疼痛等之問題,因抽血檢查攝護腺特異抗原異常,經醫師建議做切片,結果確定罹患攝護腺癌,進一步電腦斷層掃描,及核醫學骨骼掃描,證實為早期攝護腺癌,所幸癌細胞並無擴散跡象。報告確診後一度想放棄治療,經由與醫師懇談,也在家屬一直鼓勵之下,終於改變自己想法,於102年接受海福刀治療。目前恢復良好,症狀大為改善,定期門診追蹤及攝護腺特異抗原檢查。
陳至正醫師指出,台中慈濟泌尿科的治療目標便是提供各種治療方式,追求治癒及控制,並兼顧患者生活品質及生命尊嚴,海福刀治療正符合了這個要求,因此提供給健康條件不適合接受根除性開刀手術,或是不願接受開刀的患者,做為治療選項。陳至正醫師也引用「飯吃八分飽」的慈濟精神來提醒攝護腺癌患者,飲食應重營養均衡,減少攝取肉類及油脂的比例,通常吃八分飽便能滿足一天所需,其餘二分可留給其他需要的人,既符合健康原則,又能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