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中年男性企業家,因為長期缺少下顎兩側第一、第二大臼齒、左右共4顆牙,過去10年來都藉由小臼齒、門齒咀嚼食物,不僅咬合習慣改變、導致牙齒也被磨損變得短小,更開始出現敏感問題、甚至部分牙齒也開始搖晃。最後透過微創的方式進行植牙工程,治療過程中沒有原先害怕的疼痛感,加上傷口小、出血少,前後約歷時4個月完成4顆牙的重建,現在已能輕鬆咀嚼、盡情享受美食。(2019-03-28 NOW健康 凌芸斐/台北報導)
收治該名患者的萊德美學牙醫診所阮柏升醫師說明,在進行植牙之前,會先做洗牙、牙周治療等處理,並透過3D斷層掃描來評估整體口腔情況,確認患者齒槽骨頭狀況、牙床軟組織厚度等整體條件都很良好,才進行微創植牙。術前經電腦規劃,設計植體植入的角度方向及大小,並於治療過程中運用3D手術導板精確操作,在局部麻醉後利用水雷射在患部打開約4至5mm的小孔並植入植體,沒有縫線、傷口小且出血少,疼痛度極低,待3至4個月時間的骨整合,最後製作牙套即可擁有新的牙齒。
阮柏升補充,若患者本身有齒槽骨萎縮或骨質流失嚴重等情況,就必須採取傳統的翻瓣補骨治療。治療時間通常視個案齒槽骨萎縮程度而定,多數患者4到6個月時間可完成骨整合;情況嚴重者則需分次補骨歷時較久,少部份甚至要花上1年的時間。傳統翻瓣過程會將牙齦翻開露出骨面,然後植入植體再縫合起來,因為有縫合傷口,返家後有些患者會覺得患部有輕微痛感,服用止痛藥後可緩解疼痛不適。
一般而言,缺牙方式可以選擇做牙橋或植牙2種方式,前述患者因為缺牙部位在後方,末端無支撐點,植牙是較好的選擇之一。阮柏升表示,通常缺1顆牙時可選擇磨小前後牙齒,做3顆支撐的牙橋,或以缺1顆牙,植入1顆植牙,兩種方式。前者的優點是時間快速,最快約1周可裝上假牙,缺點是清潔上易有死角,加上前後健康牙齒須磨小,不少人覺得惋惜;後者的優點為單獨種植缺牙部位,不須修磨其他牙齒,清潔方便,但治療費時較久。不過,目前缺牙處理的主流方式尚無定論,建議患者事前與牙科醫師,針對個別情況溝通討論後再做決定。
阮柏升強調,植牙年齡通常建議在20歲之後,齒槽骨生長穩定較適合。另外,植牙前除評估口內整體狀況,患者的全身健康狀況也不能忽略,尤其老年人若有糖尿病、高血壓或心臟病,術前都需先穩定控制,若有抽菸、喝酒及吃檳榔也需暫停或減量。要注意的是,如有服用或注射雙磷酸鹽藥物的骨鬆患者,應事先與骨科醫師討論後再決定植牙與否,以免影響植牙成功率。
定期回診是維護牙齒健康的不二法門!阮柏升指出,尤其植牙後應半年回診追蹤1次,透過檢查才能提早發現問題、及時治療。此外,若睡眠時有磨牙習慣,建議配戴咬合板,以避免長期磨牙恐造成植體機械結構損壞,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