惱人耳鳴-早期發現、積極治療

耳鳴之所以難治,在於它的成因十分複雜、神經傳導過程的問題不易確認,甚至可能需要由內耳解剖的病理切片才能確認病因和病灶,如血管阻塞和神經萎縮等形成的時間往往很長,也都不是一兩天就能造成的,加上內耳神經位於最末梢,供應養份的血管需要長時間運輸營養,若發生異常,修復速度也會比較緩慢,目前藥物治療是治療耳鳴的主要方法,目的在於使受損的內耳神經細胞重新修復,通暢耳內阻塞的血管。主要用藥有三大類:

  • 通暢血管類:早期使用血管擴張劑,近來還有能增進末梢血管滲透作用,或使血球改變形狀的藥物,為使血液中的養分更能進入局部組織,讓血流通暢,促進微細血管增生。
  • 神經營養類:維生素B群是基本用藥,作用主要在修復神經。若耳鳴與失智症或腦神經萎縮退化有關,還應配合其他多種新型藥物。抗氧化劑類如維生素C、E等,則能保護身組織不受自由基攻擊,能防止神經和血管加速老化。另外,適當補充鋅或硒,也有預防或改善老年人重聽的效果。
  • 低劑量鎮定劑:有些病患比較神經質,容易緊張,可給予抗焦慮藥、抗憂鬱藥、抗組織胺等,目的在於緩和病患焦慮不安的情緒,防止血管過度收縮,並引導病患輕鬆過日,養成規律作息,以避免耳鳴症狀加重。

預防耳鳴10誡

  • 遠離噪音:避免長期曝露於過度喧鬧和吵雜的環境中,如職場工作噪音,切記戴好耳塞耳罩等防音防護用具。
  • 嚴防巨大音響:平時使用耳機聽iPod或Mp3時音量不要過大,減少靠近巨大聲響來源的地方,做好防護,可減少傷害。
  • 嚴禁喝酒:長期喝酒會破壞神經,造成內耳神經細胞退化,咖啡、茶、可樂、菸等刺激性食物應適量。
  • 不得暴飲暴食及食用太鹹的食物:高膽固醇、高熱量及太鹹的飲食應節制,因為高鹽分飲食會導致體內鈉離子滯留,引起全身水腫,也會引發內耳淋巴積水,導致內耳病變,必要時會用利尿劑幫助排出水分。
  • 避免工作壓力大:長期累積的壓力常會成為疾病的病因,及過大的壓力會導致內耳血液不通暢,釀成內耳疾病,適時放鬆,找到轉移、釋放壓力的方法。
  • 睡眠應充足: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如不過度熬夜、重足的睡眠和適當的運動,可做體操或按摩耳朵等。
  • 避免焦慮,消除緊張:生氣、緊張會導致自律神經失調,血管異常收縮,導致內耳神經萎縮,適時放鬆心情,笑口常開,症狀自然就消失。
  • 避用有毒藥物:如治療結核病的鏈黴素、瘧疾的奎寧,以及服用過量的利尿劑、預防心血管疾病的阿斯匹靈及多種抗癌藥物,都可能引發神經破壞而產生耳鳴的症狀。若發生任何異狀,可與醫師討論調整處方。
  • 嚴防頭部外傷:許多中老年人因為頭部撞擊或外傷,使得內耳神經受到傷害,才引發耳鳴症狀。
  • 不應拒絕就醫:消極面對疾病,不會有改善的可能,與醫師討論了解病情,才能進一步控制症狀,目前醫學上也有新型藥物開發,如血管活化劑、神經營養劑和神經細胞再生等藥物,都有不錯的療效。

正因耳鳴的病因多元,用藥也可靈活變通,可採行雞尾酒療法,病患必須長期耐心用藥,直到耳鳴聲逐漸變小,並在不知不覺中消失為止,才能算完全康復。但任何藥物或藥物合併治療可能加強療效,但也可能產生副作用,病患必須請醫師找出自己最適合也最有效的治療,醫師也可以視病患病情變化調整用藥,以期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

很多耳鳴病患早期症狀不明顯,常忽略不理會,直到耳內聲響愈來愈大,頻率愈來愈密集,甚至到了影響工作、夜晚難以入眠時才就醫,往往這時已進入惡性循環,聽力可能早已形成損傷。

還有些患者雖已接受耳鳴治療,卻沒有耐心服藥而無法看到效果,誤以為耳鳴是無法治療的,結果半途而廢,反而錯過了治療先機。罹患病症越久,治療的難度就越高,不僅費時又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