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花、白內障同時解決? 新人工水晶體視力不含「糊」

4343
連慧婷 報導
老花、白內障同時解決? 新人工水晶體視力不含「糊」

【NOW健康 連慧婷/台北報導】劃時代低眩方邊技術搭載光動科技的「光動低眩三焦點人工水晶體」,Alcon瑞士商愛爾康大藥廠再次刷新人工水晶體治療新趨勢,日前發布新「光動低眩三焦點人工水晶體」,未來患者可以1次性解決老花、白內障等視力問題,且同時讓遠、中、近距離都清晰可見,此次創新科技新材質人工水晶體,更技術性的降低光暈、眩光等光干擾問題,新型專利精準的邊緣設計,也能降低2次白內障及水晶體邊緣眩光的發生率,讓患者找回更清透的「視」覺感受!


人工水晶體依功能分5大類 加上散光片選擇可細分10種類型


白內障是1種因眼球表面水晶體混濁,導致視線模糊的眼疾,主要成因與老化、高度近視、糖尿病或遺傳有關,患者經常出現視力模糊、視覺的光線折射、影像模糊等問題,更換人工水晶體可說是最好的治療方式。


在人工水晶體不斷推陳出新下,有效提升白內障患者視覺品質,對此,敏盛醫院賴威廷醫師說明,過去不少患者對於白內障手術有迷思,像是擔心手術過程劇痛、術後恢復期長,賴醫師解釋,術前通常都會為患者進行2至3次精密儀器檢查,以及高階光學測量評估,而且術後傷口小,對於日常生活影響不會太大。


另外,人工水晶體依據不同功能可分5大類,加上散光片的選擇甚至細分到10種不同類型,其大致可分為三焦點、非繞射型延伸焦距、單焦點、繞射型延伸焦距等種類,每種功能和型態也有不同的價格,單眼價格從2萬至10萬不等,有些人會聽信親友建議作選擇,但醫生會評估患者自身生活型態後,建議最適合的人工水晶體,例如習慣配戴眼鏡的患者,考慮單焦點人工水晶體。


若術後不想配戴眼鏡,可以考慮三焦點人工水晶體,如全方位的「光動低眩三焦點人工水晶體」,更能降低許多人困擾的夜晚眩光,提高術後滿意度。


最後一點,賴威廷醫師表示,許多人會希望在醫院動手術,但目前台灣眼科的醫療環境完善,大家選擇治療白內障時,也可同步考量置換的人工水晶體,與主治醫師討論評估,儘早改善且降低因視力問題所帶來的生活不便性。


光動低眩三焦點人工水晶體治療白內障 患者體驗滿意度逾9成


對於靈魂之窗的手術民眾多是擔憂、迷惘,還有照護問題與生活上的影響,對此,大學眼科總院長林丕容醫師說明,過去因為水晶體尚未那麼成熟,置換後有時仍要搭配不同功用的眼鏡才看得清,但現在的技術已進步到只要置換1個人工水晶體,靈魂之窗就能重啟明亮之光,不論是老花、近視、散光都能治療。


置換人工水晶體的手術其實時間很快,半小時內即可完成,術後恢復期約1個月,且微創傷口小,照護時僅須注意別讓眼睛碰水或是異物進入就好。若是雙眼均罹患白內障較嚴重的患者,雙眼需隔2週做2次手術,除此之外,並不會影響生活上的改變。


林丕容醫師進一步說明,臨床實證顯示,置換過「光動低眩三焦點人工水晶體」的人,滿意度高達99.2%,視覺上更清晰明亮,這是因為新的高透低眩材質運用在三焦點人工水晶體,可大幅降低光暈眩光的發生率,加上新型專利精準邊緣設計,也會減少2次白內障的發生比例。


置換光動低眩三焦點人工水晶體 讓生活不再含「糊」度過


老花、白內障均好發於年長者,根據統計,民眾罹患白內障的盛行率,50歲以上約有60%,60歲以上有80%,而70歲以上則高達90%以上,是長者普遍的眼部疾病。


奧斯卡眼科中心張正忠醫師說明,老花、白內障等眼睛疾病會因為老化或用眼習慣等原因所致,但透過置換人工水晶體即可找回視力,曾有老年患者更換三焦點人工水晶體之後,搭公車上下車的中距離都能清晰掌握住,安全性提高,搭車更安心。


張正忠醫師進一步說明,大多人每天的生活大小事,幾乎都在60公分1個手臂長以內的距離完成,「生活視距」的視力清晰度,是大眾普遍的眼距需求,平常從寫字、看文件、打電腦、用平板、開車看儀表板、看行車導航等,以及煮飯、炒菜、挾菜等日常活動,經常保持60公分距離,全方位的「光動低眩三焦點人工水晶體」除了遠、近距離,更針對中距離做到清晰的視覺。


眼科手術科技日新月異,不僅微創化、精準化,更有個人化治療,隨著傷口愈來愈小、檢測愈來愈精準,以及手術儀器的科技進步,術後的復原時間大幅縮短,讓術後疼痛、眼睛乾澀、夜間眩光等傳統治療副作用機率都明顯降低,透過三位眼科專家分享全方位的「光動低眩三焦點人工水晶體」趨勢、技術,讓大眾更能放心選擇對自身有益的人工水晶體,生活不再勉強含糊度過!


# 首圖來源/愛爾康提供


更多NOW健康報導
▸大麻是毒? 專家解析:大麻素、四氫大麻酚、大麻二酚
▸你是「累之女王」? 韓式打勾術搭補脂消除眼袋助凍齡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