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頭痛成年輕人失能主因! 接受預防性治療慎防慢性化

3393
連珮妤 報導
偏頭痛成年輕人失能主因! 接受預防性治療慎防慢性化

【NOW健康 連珮妤/台北報導】偏頭痛不只是頭痛,還可能造成失能跟生產力損失!在勞動節前夕,台灣年輕病友協會發表最新的「偏頭痛認知研究大調查」,結果發現,逾7成受訪者表示,會不定時頭痛,其中更有15%受訪者每月頭痛超過15天,可能是慢性偏頭痛。在有頭痛經驗的受訪者中,近7成每月平均需請假或在家休息3天,若以最新每人每月經常性薪資推估,患者平均每年約減少6萬元收入。


偏頭痛易影響工作表現 病友平均每年少賺6.18萬元


台灣頭痛學會統計指出,國內約200萬人深受偏頭痛所苦,盛行率為9.1%,且以女性為大宗,女性盛行率高達14.4%,是男性的3倍,其中20至40歲女性平均每5人就有1位患偏頭痛。一般人常誤以為,偏頭痛只是「症狀」,但其實偏頭痛是需要治療的慢性「疾病」。


台灣年輕病友協會於4月30日公佈113年「偏頭痛認知研究大調查」,對全台22縣市、年滿20歲以上的1012位民眾進行調查,協會理事長潘怡伶指出,73%受訪者表示,會不定時頭痛,同時有67.5%頭痛患者須請假在家休息,平均每人1個月會請3.22天病假。若以主計總處統計112年全年每人每月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8,043元推估,患者平均每月因頭痛導致的經濟損失為5156.6元,每年約減少61,879元,少了1.3個月的收入。


即使頭痛發作時沒有請假,勉強上班上學、處理家務,仍有近9成表示過去30天至少有1天無法持續專注或體力降低,日常表現不如平時,顯見因偏頭痛導致生產力下降,個人的經濟損失不容小覷。


調查也發現,90.2%受訪者認為,偏頭痛可能會嚴重影響個人生活,甚至可能導致失能,卻仍有3分之1的受訪者認為,偏頭痛只是身體不適的症狀,未必需要就醫。另外,儘管預防性治療可降低偏頭痛發作頻率,卻仍有超過半數的受訪者不知情。在調查中也發現,20至29歲的年輕族群對偏頭痛的就醫認知、偏頭痛的預防性治療,以及對偏頭痛會導致失能的警覺性都較年長族群低。


此外,林新醫院腦中風中心主任、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林志豪也說明,年輕人很容易忍痛,但如果頭痛發作需要休息,且伴隨噁心、嘔吐、畏光的症狀,3個症狀中符合2個,就很可能是偏頭痛,而偏頭痛除了單側頭痛,也可能是雙側或整個頭都痛。若不妥善控制,容易演變成每月頭痛超過15天的「慢性偏頭痛」,不僅發作頻率更高、疼痛更嚴重,治療上也會變得更加棘手。


偏頭痛是引發失能疾病的第2位 尤以年輕族群最該注意


林志豪醫師指出,偏頭痛被權威醫學期刊《頭痛與疼痛》列為全年齡層引起失能疾病的第2位,更是50歲以下年輕族群失能原因的第1名。不僅工作及生產力會受偏頭痛影響,調查中也發現,頭痛患者中逾8成過去30天內,至少有1天以上痛到沒有辦法參加家庭、社交或休閒活動,林志豪醫師也曾收治過1名患有嚴重偏頭痛的50多歲婦女,20多年來幾乎每天一睡醒後就頭痛,吃3、4種止痛藥,包括嗎啡類止痛藥也不見成效,必須到診所打止痛針。


此外,患者也因為偏頭痛發作時很怕吵,只要小孩哭鬧就容易情緒失控,導致常和家人發生摩擦,夫妻間也難好好相處。後來經醫師建議注射肉毒桿菌素,才終於不用再吃止痛藥度日,也把頭痛從天天發作減少到10天以下,再度和老公約會喝下午茶,重新彌補夫妻關係。


吃口服藥沒效? 偏頭痛預防性治療可靠肉毒桿菌素避免發作


儘管偏頭痛無法根治,但是透過適當治療,還是可以改善生活品質。一般民眾遇到頭痛時,常未諮詢醫師就自行服用止痛藥,往往過量而不自知。過於頻繁服用止痛藥,不僅容易造成肝、腎、胃的負擔,甚至可能產生藥物過度使用性頭痛。林志豪醫師呼籲,有頭痛症狀應尋求專業科別診治,切勿自行依靠止痛藥。


整體而言,偏頭痛治療可分為「急性止痛治療」及「預防性治療」,當每月發作頻率超過4天(頭痛1週超過1次),或者頭痛明顯影響生活與日常活動、急性治療藥物療效不佳時,建議使用預防性藥物減少頭痛發作,近年已有許多新型預防性治療,不管是療效,還是及副作用發生的頻率,皆相較傳統藥物更佳且更少。


林志豪醫師說明,臨床上常以口服藥做為第1線預防性治療用藥,包括血清素促動劑、抗癲癇藥、乙型阻斷劑、鈣離子阻斷劑或抗憂鬱藥等。儘管多數患者在預防性投藥後都有不錯的療效,平均可減少一半以上的頭痛發作天數,但仍有超過1成的人服藥後反應不佳,甚至出現嗜睡、疲憊、體重增加、反應力變弱等副作用,需要尋求其他的預防性治療,像是針劑型的肉毒桿菌素、CGRP單株抗體或口服的CGRP拮抗劑藥物來緩解偏頭痛。


林志豪醫師進一步表示,相較於每日服用口服藥,肉毒桿菌素3個月打1次,方便性高,尤其是對吃藥效果不佳、副作用無法耐受的慢性偏頭痛病人,肉毒桿菌素治療效果不錯,可以有效減少發作頻率和止痛藥的攝取量。目前健保有條件給付肉毒桿菌素,治療慢性偏頭痛,給付最長可達18個月,目標是減少頭痛發作的嚴重程度,逆轉頭痛慢性化的過程。


有偏頭痛困擾的患者,建議向神經科醫師諮詢,切勿自行服用止痛藥。目前還有許多偏頭痛的預防性治療藥物,可讓醫師依照病人需求與疼痛程度,制定不同的治療方式。潘怡伶理事長以自身經驗呼籲,目前健保已開放許多藥物,幫助病友藉由預防性治療降低發作頻率,提醒民眾,若經常反覆頭痛發作,應儘快就醫尋求診治,以免錯過早期控制的機會。 


# 首圖來源/ingimage


更多NOW健康報導
▸台大醫院醫療本業結餘降至第18名 吳明賢院長說明原因
▸腳踝疼痛推拿就會好? 錯誤方式恐加重病情損失行動力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