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隱私
-
國中生發動網路霸凌 調查:可能只是「看對方不順眼」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562根據1項調查發現,國中生發動網路霸凌的動機中,排名第1的是「看對方不順眼」。至於高職生網路霸凌的3大原因則是:(1)對方講話很白目、(2)對方在背後散布謠言、(3)對方做人做事太過機車等。 -
國產新冠疫苗試驗加緊腳步 食藥署:發生副作用速就醫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3749國產新冠疫苗臨床實驗緊鑼密鼓展開,已有上千位受試者參加計畫,衛福部計畫希望下半年國產疫苗能提供國人接種,食藥署提醒,參加國產疫苗臨床試驗,若有身體不適、發燒、嚴重過敏等副作用時,須立即就醫。 -
怕忘記新冠疫苗第2劑施打日? 疾管署V-Watch來提醒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914今(22)日牛津AZ疫苗開打首日,疾管署與HTC協力開發V-Watch健康回報系統同時上線,除自動提醒第2劑日期外,接種頭7天也要每天回報身體狀況,接著漸漸拉長回報時間點,維持1年半,民眾也可利用系統瞭解疫苗相關知識,衛福部則會分析資料大數據,任何參與民眾都可以無條件退出,資料也會立刻刪除。 -
Google與Mayo Clinic合作 設立醫療數據研究辦公室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196根據外電報導,這項維持10年的合作關係,在2019年9月首次啟動,將Mayo Clinic醫院數據儲存在Google Cloud,同時開發出不同疾病機器學習模型、人工智慧診斷、虛擬照護平台等資訊平台,AI指導癌症放射治療治療。 -
個人化精準醫療發展指標台灣排第2 健保資料庫當後盾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3706亞太區「個人化精準醫療發展指標」評審嚴謹,由15位跨國主要醫療照護專家主導及評分,透過資料分析評估亞太區11國在實踐個人化醫療上的完善程度,給分指標原則為「對的時間」、「提供量身訂做個人化照護」、「給對的人」。 -
AI人工智慧不僅改變生活 也正在改變你我的醫療行為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830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以下簡稱北醫)近年在院長陳瑞杰的領導下,積極導入智慧醫院,他認為在進行人工智慧前,全院數位化是必經過程。「這幾年北醫團隊在數位化的建置上已經趨於完整,無論從掛號、報到、繳費、加護病房,甚至到給藥系統等,都可見人工智慧(AI)的蹤跡,能提升整體醫療服務與照護品質。」
-
健保資料再運用vs.個資隱私保護 健保署邀專家擬配套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430關於健保資料庫大數據,我國於自105年起開放外界申請使用,但僅限於政府機關(公務需求)、學研及專業機構(研究需求),提供已經去識別化之結構化申報資料,且需進場實地操作。 -
「天網」正名「電子圍籬2.0」 五月天演唱會再查違規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175今(2)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證實,桃園市衛生局再查獲2名自主健康管理者,前往五月天演唱會現場,「天網」系統再次發會效用,但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強調,「天網」系統應正名「電子圍籬2.0」,僅針對居家檢疫、居家隔離、自主健康管理,沒有全面偵察所有民眾,必須特別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