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軟骨
-
膝關節軟骨受損走路有「喀喀」聲! 醫曝6症狀、3治療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6316梁院長提醒,軟骨受損有6大症狀千萬別忽視。膝關節若出現走路疼痛、僵硬、彎曲不順、腫脹積水、關節聲響或深層悶痛感,軟骨可能已經受損。透過X光可以初步觀察關節空間有無變窄,若懷疑進一步損傷,建議安排核磁共振(MRI)檢查,能精準評估軟骨損傷的位置與深度,必要時可採行內視鏡檢查手術確認。 -
膝關節避震器!半月板受傷難修補 移植手術復原新選項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6223半月板移植手術在台灣臨床案例仍屬少見。光田綜合醫院骨科部暨運動醫學中心主任陳彥志醫師,近期為1名36歲熱愛運動的徐姓男子完成手術。徐先生早年因十字韌帶受傷曾赴美手術,但近年膝蓋反覆扭傷,下車時甚至痛到無法行走。經核磁共振與關節鏡檢查發現,半月板已不足一般人的一半,幾乎無法縫補,陳彥志醫師建議進行移植,恢復關節功能並降低退化風險。 -
8旬老翁右眼腫痛影響視野 電腦斷層揪出是鼻竇炎作祟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58584歲的李爺爺半個月前突然出現右眼腫脹情形,但卻一直不以為意,直到過了兩週出現疼痛、影響視野,才至坊間診所就診,後因症狀嚴重遂轉至台北慈濟醫院急診。在排除眼科疾病後,台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吳姳萱醫師透過電腦斷層發現其鼻竇黏膜腫脹,導致鼻竇開口阻塞,進而影響眼周,出現膿瘍情形,診斷為急性鼻竇炎併發右眼上皮膿瘍,遂執行3D立體定位導航微創鼻竇內視鏡手術及右側上眼皮膿瘍切開引流手術,術後李爺爺症狀緩解,定期回診追蹤。
-
重拾膝利人生!拯救膝關節退化 半人工膝關節詢問度高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5052原則上,如果患者韌帶完好無受損、沒有嚴重骨質疏鬆,又希望破壞組織較少、傷口小、且期望行走能愈自然愈好,就可以考慮牛津半人工膝關節手術,雖然跑步、跪坐仍有所限制,但能進行快走且蹲下的角度較大,目前能做到膝蓋彎曲最大限度約140、150度,是全人工膝關節無法達到的程度。 -
女膝蓋術後半月軟骨消失 異體移植重新找回膝關節功能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931一名41歲的許女士曾因左側膝蓋外傷接受外科手術,但3個月前卻開始出現走路疼痛,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經台北慈濟醫院骨科醫師林坤輝檢查發現,其前十字韌帶斷裂,而內側半月軟骨卻不見蹤跡,懷疑是前次手術預後不佳導致碎裂,遂執行「前十字韌帶重建及半月軟骨移植手術」,術後5天許女士平安出院,目前定期復健中。 -
關節退化換全人工膝關節? 條件符合可選半人工膝關節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7119人工膝關節置換術主要是把受損的膝關節移除,換上人工關節,以減輕疼痛並恢復行動能力。梁峻銘院長說明,全人工膝關節和半人工膝關節的差別在於,全人工膝關節會放置1塊完整墊片,直接固定在脛骨元件上,重新設定角度、排列下肢活動關節;半人工膝關節僅置換受損部分的關節軟骨。牛津半人工膝關節放置仿人體半月板的活動式墊片,可前後滑動,重新打造可活動式的關節面,有助於恢復關節自然彎曲角度,符合人體工學。 -
深層睡眠利於養顏美容排毒! 中醫師傳授3招幫助好眠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309睡眠是人體修復與再生的重要時段,影響著全身的生理機能。中醫師林姸余指出,當睡眠品質長期不佳,身體的修復機制受影響,不僅會導致慢性筋骨疼痛,還會讓皮膚老化速度加快。許多研究顯示,長期失眠或睡眠不佳的人,普遍有更高的慢性疼痛風險,包括肌筋膜疼痛症候群、關節炎等問題。同時,他們的皮膚老化速度也比睡眠充足的人快,容易出現黑眼圈、皮膚暗沉、乾燥等狀況。 -
關節炎治療循序漸進! 醫:減緩退化透過再生療法有解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6081重仁骨科醫院副院長黃獻漳醫師指出,人體由206塊骨骼構成,骨頭與骨頭之間連接的關節,由上至下包括頸椎關節、肩關節、腰薦關節、髖關節、膝關節和踝關節,可能因先天、慢性疾病或老化,而導致關節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