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癌末
-
國內再生醫療法鬆綁 俄羅斯技術年底來台交流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823日前衛生福利部公布「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修正條文(以下稱特管辦法),並同時推動《再生醫療製劑管理條例(草案)》立法,期盼藉由建構再生醫療制度,促使國內生技製藥產業發展。 -
抗癌免疫療法首例納入給付 癌末患者現生機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826許多癌症晚期患者已無有效藥可用,人生旅程進入倒數計時,但免疫療法卻打開一扇希望之窗,讓患者擁有最後一線生機,「全民健保藥物共同擬定會議」日前通過第一個免疫療法(IO)藥物納入健保給付案,最快年底之前,就能造福晚期黑色素瘤患者。 -
中西醫攜手抗癌 爭取癌友存活率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749日前衛生福利部公布106年國人10大死因統計結果,癌症蟬聯首席,肺癌連續32年居第1,第2位是結腸、直腸和肛門癌,接下來的排名依次為:肝和肝內膽管癌、女性乳房癌、前列腺(攝護腺)癌、胰臟癌、胃癌、卵巢癌、口腔癌、子宮頸及部位未明示子宮癌。 -
中西醫聯合抗癌 增加癌轉移晚期患者存活率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305大腸癌已連續多年位居癌症新發人數的榜首,且有年輕化趨勢。一項研究分析2013年資料,發現20歲以下罹患腸癌者是10年前的2.1倍;85歲以上更是10年前的3.3倍,推測跟環境毒素、飲食偏好及平均壽命延長等因素有關。 -
他照顧癌末父 走不出傷痛竟罹患PTSD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4060一位44歲男性,在照顧癌末父親的過程中,多次見到隔壁床病患的急救過程,並在父親過世前後極度悲傷,心情上受到嚴重衝擊,一直腹瀉,並出現失眠、半夜驚醒、焦慮、恐懼、憂鬱,並不自主回想是否是自己決定不急救而害死了父親,遲遲無法原諒自己。 -
善終是最美的祝福 為失智症患者預約圓滿終點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3292善終是一種福氣,但對於失智症患者來說,善終彷彿是一種奢侈。調查發現,失智患者於過世1個月前接受氣管內管插管、呼吸器治療及心肺復甦術急救的風險是癌症病人的4倍以上,他們在抵達生命終點站前受盡折磨。日前知名作家瓊瑤的丈夫平鑫濤因失智症住院,為了要不要讓平鑫濤插管,瓊瑤與平鑫濤3個兒女在網路上掀起論戰。 -
中醫提升免疫 助癌末轉移化療患者活命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330國人癌症發生率提高,如肺腺癌、大腸癌等癌症最為常見。西醫將癌症分期分為0到末期,局部單粒性腫瘤大部分在2B之前發現,醫治預後良好,但多粒轉移型腫瘤,發現時大多已進入末期、無法手術,西醫採用放療、化療、標靶治療也不見得達到效果,甚至會因藥物破壞免疫系統,讓身體更加虛弱。 -
食道癌末期進食困難 食道支架讓癌友享口福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7066癌症連續35年蟬連台灣地區十大死因之首,民國106年最新資料,大腸癌、胃癌、食道癌分列國人癌症的第一、七、九名,一旦進入末期,這些癌友經常面臨到進食困難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