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心理師
-
確診者罹患「長新冠」疲倦上身 別輕忽染疫身心後遺症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71此波Omicron本土疫情已有逾百萬人染疫,雖說絕大部分為輕症,但臨床發現有43%的確診者罹患「長新冠」,影響身心狀況,造成疲倦上身,且飽受注意力變差、睡眠障礙等困擾。 -
疫情下確診者辛苦「照顧者」也難熬 心理師提暖心解方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869過去我們關注確診者或居隔者的心理健康,卻忽略照顧者(同住父母或室友)可能因為生活受影響,對確診者指責「為什麼別人都不會確診,就你確診」等遷怒言論。臨床心理師建議,照顧者可找親友協助,不論是經濟援助或是輪流照顧都可以,且雙方應該要互相體諒,如溝通時經常措辭嚴厲,可改用寫字方式。 -
爸爸居家工作本想當神隊友 意外身陷「產後憂鬱」風暴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584看過小說《82年生的金智英》後,應該對於女性在家庭內的角色與痛苦徹底了解,並且熟悉「產後憂鬱症」。現在大家應該都聽過的「產後憂鬱症」多數人以為僅會在婦女身上出現,實際上,男性也可能罹患產後憂鬱,且諮商心理師觀察到,疫情下的在家工作浪潮,使得男性罹患產後憂鬱的案例激增。 -
加強確診輕重症分流 「新北COVID-19居家照護」上路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078為確保醫療量能運行,讓無症狀、輕症病患不必送至集中檢疫所,在家中得到專業醫療照護,新北首創全國推出「居家照護計畫」,14日由新北市長侯友宜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共同宣布「新北COVID-19居家照護」全面啟動,加強輕重分流的執行,邁出全新的里程碑。 -
《Tinder大騙徒》心智操控於無形 心理師破解渣男招式
健康養生 / 好讀精選3208針對愛情詐騙的分析中,便開宗明義地說「幾乎每個人都會陷入愛情騙局。」對照紀錄片內容,可看出在第一步確實採用「美就是好」的刻板印象,其後的作為更是如出一轍。藉由分析騙徒的作為,我們才能在千變萬化的風險中,找出識破對方的方法。 -
9歲男童過動症家長不以為意 直到闖禍才發現事情大條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944長安醫院小兒科主任陳震南醫師表示,問診中得知男童其實去年就有來過,當初主訴小孩上課容易分心、無法安靜坐下來,檢測評估為患有ADHD,家長覺得狀況不嚴重,想先觀察看長大一點會不會比較好,也沒再回診,沒想到男童開始會在便利商店偷零食,被店家抓到,才驚覺嚴重性而來求救。陳醫師說,男童有行為規範上的問題,除了藥物治療外,建議合併行為上的治療,因此安排心理師進行輔導。 -
防疫不忘關懷青少年身心狀況 專家建議做校園憂鬱普篩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980根據1篇發表於2021年5月《美國醫學會期刊網路版 (JAMA Network Open)》的研究指出,12至17歲青少年的重度憂鬱症發病率從2011年的8.3%增加到2016年的13%,僅有3分之1的青少年接受治療。而在校園進行憂鬱症普篩,有助於憂鬱症狀的青少年被辨識出的機率。 -
開工第3天你還在厭世嗎? 快來檢測工作壓力是否超標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912通常壓力來源可分成:外在壓力事件(工作、人際關係、親人的照顧等)、內在壓力事件(自我要求、對於未來的憂慮),審慎評估自己的壓力源頭是什麼,並從中找到壓力源頭與梳理相關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