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時間久坐不動!肌肉竟抽痛 小心肌筋膜症候群找上門

1994
陳郁茹 報導
長時間久坐不動!肌肉竟抽痛 小心肌筋膜症候群找上門
▲中醫師賴睿昕提到,肌筋膜症候群和纖維肌痛症2種症狀的成因至今都不清楚,但從中醫的角度思考,《黃帝內經》中「久坐傷肉」,和西醫看待緊繃的肌束成因其實有異曲同工之妙。(圖/NOW健康製作;圖片來源/ingimage)

【NOW健康 陳郁茹/台北報導】近來氣候乍暖還寒,好不容易太陽出沒放晴了,卻又突然冷氣團下探,中醫師賴睿昕透露,門診中各種拉傷、抽筋和反覆疼痛的病人數也來到新的一波高峰。她坦言,許多患者以為是小拉傷不以為意,卻發現患處疼痛綿延不絕,且按壓疼痛強烈,加上隨著工作使用電腦、躺沙發追劇等習慣,導致病情更加惡化,反覆使用止痛藥也不見起色,最終只好來中醫門診求診。


肌筋膜症候群易和此病搞混 2者成因尚不清楚


常見局部慢性疼痛的要命的症狀,被稱為肌筋膜症候群(myofascial pain syndrome),賴睿昕指出,患者在觸診時會有明顯緊繃的肌束,及激痛點(Trigger point)的特徵,像是按壓引發強烈疼痛外,也可能會轉移痛或痠脹、麻木等其他症狀。這種症候群容易因為肌肉長時間固定不動,或天冷潮濕容易加重症狀。目前西醫治療上大多使用藥物或物理治療和伸展,除非狀況不佳才會搭配注射療法。


肌筋膜症候群容易和人稱「公主病」的纖維肌痛症(fibromyalgia)混淆。賴睿昕說明,纖維肌痛症是全身多部位持續性疼痛,當患者有超過11個以上的壓痛點(tender point)時就有很大機會確診,可能落在肌肉、關節、脂肪墊或滑囊等多種部位,且不會有轉移痛的現象。另外,病人往往伴有疲勞和睡眠障礙、腸胃症狀等複合性症狀,治療上需要整合性治療,除了藥物治療、物理治療、伸展運動外,也要搭配認知治療等解決整體複合性症狀才比較容易有進展。主要好發於30至50歲的女生朋友,像是美國知名歌手女神卡卡就是因此病暫別樂壇。


賴睿昕提到,肌筋膜症候群和纖維肌痛症2種症狀的成因至今都不清楚,但從中醫的角度思考,《黃帝內經》中「久坐傷肉」,和西醫看待緊繃的肌束(taut band)成因其實有異曲同工之妙,當肌肉長時間固定不動作或過度疲勞的情況,肌肉在這些情況下比較容易處於收縮緊繃的狀態,也特別容易有緊繃的肌束。


中醫治療肌筋膜症候群 採針藥並行


關於肌筋膜症候群的治療,賴睿昕透露,臨床上往往會建議針藥並行,用藥處理常常會以調和營衛、解肌祛風的桂枝湯為主要架構,可以溫通經絡又促進血液循環,針對疲勞過度的患者可以搭配黃耆增加補氣推動的力量,並且依肌筋膜疼痛的部位視情況加入不同的引經藥,像是肩頸部位可以加入葛根、羌活等等。


▲中醫師賴睿昕表示,中醫治療肌筋膜症候群,臨床上往往會建議針藥並行。(圖/NOW健康製作;圖片來源/ingimage)


賴睿昕補充,針灸的話,除了使用針上灸的方法外,這種慢性疼痛也傾向體針搭配頭皮針治療,透過頭皮針調整神經肌肉控制的部分,局部鬆解肌痛點引發得氣的效果處理緊繃的肌束,另外也會搭配細針引導筋膜,調整失衡已久的筋膜張力。


預防肌筋膜症候群 中醫師建議可以這樣做


為了避免肌筋膜症候群找上門,賴睿昕建議民眾,平時可以設置番茄鐘提醒時間,且盡可能讓周遭的環境幫助自己維持好的姿勢,像是適當的桌子、椅子高度,讓大家能夠豪不費力的維持好姿勢。若一旦肌肉緊繃不舒服就要盡快求診,並搭配正確適當的拉筋伸展或復健運動,以免越伸展越不舒服,拖久了治療起來也需要耗費更多時間修復。


最後,賴睿昕強調,民眾在飲食上要均衡飲食,當患者在某些情況下缺乏B12和葉酸時,會影響紅血球的生成,肌肉的能量代謝也會受到影響,這和肌筋膜症候群的症狀有一定程度的相關,因此適當的補充營養能對症狀有所幫助。


更多NOW健康報導
▸「脫罩」膚況1秒見真章! 醫曝改善方法解除肌膚警報
▸【全台護心大串聯】心絞痛、高血壓、高血脂講座報名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