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自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許多學校採用線上教學的方式,為的是讓教育不中斷,卻也提升了孩子使用3C產品的依賴程度,加上暑假期間待在家的時間較長,父母無法時刻盯著孩子的用眼習慣,眼科醫師陳逸川指出,開學後,許多家長發現孩子近視加深,才急著前往就診,詢問角膜塑型片的比例明顯增加。
角膜塑型片控制度數的增加,是家長近期最常詢問的話題之一,尤其是新式高降度角膜塑型片詢問度更高。陳逸川表示,角膜塑型片是由不同弧度組成多層次的同心圓,在夜間配戴6至8小時,能使角膜趨於平緩,暫時矯正患者的近視度數,白天無須戴眼鏡便能維持正常視力。不過傳統的角膜塑型片對於200度以上的高散光近視族群來說,它的視力矯正程度有限。
陳逸川說明,因醫學科技的進步,近年已發展出新式高降度角膜塑型片,能幫助最高800多度的高度近視族群恢復白天正常視力,且高降度散光塑型片除了一般近視眼使用的款式之外,也有200度至400多度高散光族群可使用的塑型片,它的高透氧、高安全性、為白天帶來的便利性及控制度數的作用。
其實造成孩子近視度數增加的因素除了基因遺傳之外,最關鍵原因在於用眼習慣,陳逸川提到,有1位令人特別印象深刻的國小6年級女童,視力檢查後發現近視高達700度,媽媽才驚覺平時她長時間的閱讀習慣,使她近視度數在1年內增加了近200度,懊惱自己沒有留意女童用眼習慣對眼睛造成的傷害,因此趕緊帶她到眼科診所客製化角膜塑型片,至今經過3年,女童的近視只增加75度,度數控制良好。
陳逸川提醒,配戴角膜塑型片期間,每日都應該做好鏡片的清潔工作,每3個月定期回診檢查角膜的狀況、視力及鏡片清潔度,此外,角膜塑型片非萬靈丹,使用期間仍須留意用眼習慣,無論是使用3C產品或是閱讀書報雜誌,必須維持姿勢端正、光線充足。一旦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就應該控制在每20至30分鐘用眼,休息5到10分鐘。休息時可往戶外看6公尺以上的遠方,讓眼睛適度調節遠近焦距,避免眼睛過於疲勞,才能維持良好視力。
更多NOW健康報導
▸從勁量電池變斷電人生 帕金森氏症10大警訊不可不知
▸毛小孩過敏原因以食物為主 原來是「蛋白質」惹的禍
相關部落格
-
WHO下修高度近視為500度 不及早控制這些眼疾恐發生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1390晶盈眼科診所醫師莊宗憲指出,國內學童近視比率高,除了遺傳基因之外,主要與提早接觸3C產品與學習習慣大有關係,家長應多留意孩童用眼環境、適度限制近距離用眼時間、增加戶外活動與定期視力檢查,一旦發現異常應及時進行矯治,以避免近視度數快速飆升。孩童近視若無好好控制,每年近視度數可能快速成長100至150度,不可不慎。 -
罹患白內障除了老化因素 還有這些風險因子你不能不知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1525收治該名白內障患者的晶愛眼科醫師李孟昇指出,導致白內障的原因通常與老化和接收過多紫外線有關,此外,高度近視患者也是白內障的高風險族群,其他也有少部分案例是因為外力撞擊傷及水晶體,特殊代謝疾病或長期服用類固醇藥物所致。而該名男子則是因為長期服用治療僵直性脊椎炎的類固醇藥物,使得水晶體混濁,白內障因此產生。 -
近視1年平均超過這幅度 日後高度近視演變眼疾風險高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1656目前幼稚園和小學在每年新學期開始時會為學童進行視力檢查,如果學童視力加深快速,初步的治療會使用散瞳劑,若效果不彰再進而使用長效散瞳劑,通常小學生活潑好動,秋冬季節也許還能忍受,但夏天陽光強烈時,瞳孔處於散大狀態就容易產生畏光,家長也擔憂瞳孔散大暴露於紫外線面積較多,相較之下可能對黃斑部造成不可預期的傷害。 -
人工水晶體再進化 全焦段克服夜間眩光即將引進台灣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1775眼科醫師陳逸川表示,現今治療白內障已進展到使用微創手術,手術前只需滴入具有麻醉藥效的眼藥水便可執行,切割的傷口小到只有0.2公分,再使用儀器進行超音波乳化術,用低能量將白內障吸出,並將人工水晶體對折,植入後再攤開便完成手術,術後恢復快,且無須縫合,幾乎無疼痛感,加上現在的儀器相較以往的設備,所需使用的能量較低,也因此增加手術安全性。 -
當3C侵蝕孩童視力 防堵近視度數加深成護眼重要關鍵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1801控制近視度數的方法不外乎讓眼睛多看遠少看近、早睡早起、飲食均衡及減少使用3C產品的時間,或是多安排戶外活動,接觸適量陽光日照、幫助眼睛肌肉調節放鬆。眼科診所醫師李孟昇表示,在眼科臨床上則會使用散瞳劑和角膜塑型片,加強幫助減緩或抑制孩童近視度數的增加。
延伸閱讀
-
20多歲本國籍男性 波蘭就學回台自費採檢確診接觸2人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233今(28)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新冠境外疑入確定病例(第956例),由波蘭入境完成居家檢疫,自主健康管理期間自費採檢確診,Ct值31、IgG抗體陽性,2名接觸者居家隔離。 -
新增3名新冠境外移入 分別由英國、越南、菲律賓入境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261今(27)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新增3例新冠境外移入,分別自英國(第953例)、越南(第954例)、菲律賓(第955例)入境,1人檢疫期滿前採檢確診,2人完成檢疫自費採檢確診,國內新冠患者累計954例。 -
指揮中心:COVAX通知晚幾天 參賽奧運列入優先施打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255外電報導,2月25日COVAX平台首批發配牛津AZ疫苗,已經抵達西非迦納,共有60萬劑,台灣雖然曾外傳2月底能有「取貨通知」,但即將3月仍然沒有消息,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我們沒有別人也沒有;另外,指揮中心也重新排序新冠疫苗施打優先順序,納入可能將出賽東奧的運動選手。 -
3月起居家隔離須1人1戶 有老人小孩開放1名照顧者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261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7)日表示,考量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嚴峻,為提升我國社區防疫安全,自3月1日起,匡列居家隔離民眾,也將採取「1人1戶」原則,但考慮未成年與照顧需求,可開放1名照顧者。 -
部桃群聚誤判變異病毒擴散力 居家隔離將限定1人1戶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264部立桃園醫院群聚發生,一度讓許多人再度陷入台灣新冠防線崩潰恐懼,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研判,事發44天共計21人確診,最主要原因在於對加州變異病毒擴散能力誤判,導致接觸者匡列速度不夠,指揮中心決定將加強醫院分艙分流,接觸者匡列也將更寬鬆,鼓勵使用手機APP紀錄接觸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