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林郁敏/新北報導】我們從新聞媒體中,會看到某兇殺案的嫌犯因患有思覺失調症,而獲判無罪或免死刑的報導。該病症從字面來看就是思考、知覺能力失調,概念上是精神分裂症的前期症狀,顧名思義「失調」這2字代表著可逆、可治療的。以往此症一直被與精神病歸類在一起,統稱為「精神分裂症」,自2014年起,從香港開始延燒至台灣的正名運動後,正式改為「思覺失調症」,正名後的用意是希望讓患者更有意願回診進行治療。
中醫師張賜興指出,思覺失調症的致病原因很多,包含基因遺傳、胎兒期的藥物殘留、毒性用藥過當等,多數為壓力所引起,一般人可以用大腦進行思考和動作表現的協調,思覺失調症患者因大腦產生訊息錯亂,輕症者說話顛三倒四、表情異常,情緒反應和動作與常人不同;嚴重者可能會大哭大鬧、裸體亂跑,甚至因妄想而犯罪。按時服藥治療得以控制病情,不過一旦脫離治療,嚴重的話還是很可能會釀禍。由於其病症表現與躁鬱症、憂鬱症有相似之處,因此很容易被誤判。
張賜興表示,日前收治1名患有中度妄想型思覺失調症、約24歲的女性患者,她在學時因遭受同儕的霸凌,畢業後就職也因動作較緩慢而遭同事嫌棄排擠,心理壓力大而致病,去(2019)年11月起開始進行中醫治療,在此之前已服用西藥長達3年以上,病徵是出現幻聽、幻覺、幻影、幻想、雙耳全天性耳鳴聲大、嚴重睡眠障礙、月經失調、停經、白帶多、手抖、胸悶想吐、皮膚過敏、手足麻痺、掉髮、氣喘、胃食道逆流等,會碎念或突然性情緒失控而大吼大叫、午後翻白眼,嚴重時還想跳樓自殺,因此家人需要全天候陪伴著,以防意外發生。
患者過去曾長期服用西藥達3年以上的時間,情緒和動作反應因而變得低下緩慢,前往中醫診所就診時眼神渙散、面無表情,治療期間每天由爸爸帶著到診進行針灸治療,搭配中藥服用來治療兼調理體質,以及經絡推拿、外貼藥膏等全方位中醫治療,西藥的部份仍持續服用,控制病情,期間因症狀逐漸改善,西藥也慢慢減量。在經過中醫治療10個月後,已停止使用西藥,症狀也改善了9成以上,日常生活已與正常人無異,僅剩些微的耳鳴症狀。
▲該名患者在接受中醫治療10個月後,症狀已經大幅改善。(圖/張賜興醫師提供)
張賜興提醒,除了中西醫合併治療之外,患者一定要先控制好睡眠狀況,少攝取含咖啡因的食物、不熬夜;其次是飲食清淡,重口味可能引起三高,進而影響氣血循環、代謝等問題,藥效也會隨著血液循環不良而變差;飲食方面可適時攝取具有安神效果的食物如香蕉、綠蕉的香蕉皮、百合、蓮藕、蓮子等,多攝取深綠色及紅色蔬果;多運動可排出體內藥物殘留、排溼排毒;以及走入人群、適當社交,多曬太陽,都有助於排除負面情緒。
更多NOW健康報導
▸從勁量電池變斷電人生 帕金森氏症10大警訊不可不知
▸毛小孩過敏原因以食物為主 原來是「蛋白質」惹的禍
相關部落格
-
坐骨神經痛易復發! 男子椎間盤突出痛到沒法上班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9921名50歲出頭的男子,就是坐骨神經痛的苦主,他在3年前曾因坐骨神經痛接受手術治療,開刀後又經過1整年的修養,才回復到正常狀態,不過好景不常,該名男子近期再度受到坐骨神經痛的折磨,疼痛程度嚴重到令他無法獨自行走。醫治這名男子的張賜興指出,當時該名患者是坐在輪椅上,由家人陪同前來尋求中醫的治療,患者因椎間盤突出,壓迫到坐骨神經,引發大腿及小腿後側疼痛、痠麻,痛得無法上班,且嚴重影響生活作息。 -
中醫治療「後天養先天」 小腦萎縮症3管齊下可改善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411常有人將小腦萎縮和漸凍人搞混?小腦萎縮症主要是脊髓及小腦脂質性病變到萎縮的狀況,因患者走路搖搖晃晃,又稱為「企鵝病」;運動神經元疾病、神經周邊神經系統萎縮則稱為「漸凍人」。雖然兩者皆為中樞神經系統病變引起的退化性疾病,但因病變部位、致病因素不同,則臨床病徵也不一樣。中醫師張賜興表示,小腦萎縮症通常有平衡感異常、動作遲緩、寫字不順、走路不穩、容易跌倒、吞嚥困難、容易嗆到、口齒不清、眼球震顫、複視等10大症狀;漸凍人則屬於反映在肢體動作的神經性退化,肌肉會逐漸萎縮到無力,而兩者都容易出現口齒不清、構音或吞嚥困難及步態不穩的症狀。 -
小腦萎縮症患者別放棄治療 中西醫聯手改善生活品質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077張賜興提到,林先生儘管罹病,但卻嗜吃油炸食物,導致皮膚狀況變差,全身持續冒出膿皰,更留下嚴重的痘疤,模樣有些驚人。由於眩暈嚴重又容易抽筋,身體僵硬,走路時須有人一旁扶持,行走模樣有如企鵝。林先生經友人介紹,今年8月開始接受中醫治療。持續4個月後,臉部潮紅症狀獲得改善,且終於可以躺在床上睡覺,儘管夜裡還是睡不好,但相較先前處境,林先生已經相當滿足。 -
小腦萎縮症病因複雜 中醫治療掌握2大原則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551目前西醫針對小腦萎縮症並無任何有效治療方法,只能採取B12等神經促進劑、銀杏或阿斯匹靈來加強活化神經及血液循環的保守治療;中醫認為須探討五臟病因,小腦萎縮症患者多以腎虛、脾胃虛,氣弱和血虛為主,必須對症治療,可望改善病情。 -
小腦萎縮症10大症狀不可輕忽 中西醫治療觀點有差別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385年近半百的華裔外籍機師1年前開始出現頭暈目眩的情況,不論坐著或站著均感不適,走路也容易搖晃,工作先辦理停飛後而不得不離職,初期醫師皆朝內耳不平衡的梅尼爾氏症進行治療,仍然無法見效。後來前往大型醫院接受血液、核磁共振等各項檢查,才確診為小腦萎縮症。由於西醫只能進行保守治療,患者後來轉求中醫治療,起先必須由家人攙扶前來,治療2個月後頭暈現象已大幅改善,還能自行開車前來診所就醫。
延伸閱讀
-
DIY素食鹹湯圓選用當季食材 中醫養生強健脾胃顧健康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1270吳思儀分析,黑芝麻性味甘、平,可補肝腎、潤五臟且有潤腸功能。紅蘿蔔中的β胡蘿蔔素屬於脂溶性食材,需藉由芝麻油才能更好的被人體吸收。曝曬乾燥後的香菇會產生維他命D2,能幫助人體的筋骨健康。豆腐及雞蛋則是優質蛋白質來源。加上青菜含有纖維質,可維持腸道健康,幫助排便順暢。白胡椒則可增加食慾、暖胃散寒、協助消化。這些食材做成料理,清淡卻富含營養能幫助健康。 -
西醫復健輔以中醫針灸治療 可降低中風復發率達61%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1343腦中風是全球人口死亡與失能的一大主因,往往嚴重影響病患與照顧者的生活品質,因此中風後的復健非常重要。然而中風急性期過後,每個病人表現出來的症狀各有不同,常見如:肢體無力、肩頸痠痛、不良於行、講話不清楚、消化不良等,這些症狀可不一定都是中風直接造成的。 -
天氣忽冷忽熱小弟弟熱脹冷縮? 問題根本出在那話兒
兩性關係 / 男人幫1540天冷易造成微血管收縮,陰莖海綿體血流量受到影響,勃起功能障礙患者約增加約2到3成。收治小謝的中醫師楊永榮表示,類似這樣的患者可能原本就有不舉問題,例如有過性交失敗經驗而心存陰影,或是生理上睪固酮濃度不足,罹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肥胖、生活壓力過大等;此外,像是酗酒抽菸、長期失眠晚睡等,也都會影響血液循環,形成勃起障礙。 -
冬天手腳冰冷陽氣不足! 土肉桂葉配魚腥草泡茶驅寒氣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1345中醫看「冷底」體質,與陽氣不足有關。通常會從脾腎著手來增強陽氣,除了使用藥材與針灸來改善,冬天應早睡晚醒,避免陽氣過度耗散。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昆明院區中醫科醫師趙品諭表示,俗稱「冷底」的虛寒體質,與陽氣不足有關,內暖流運行不順,對影響陽氣的事物特別敏感且不易調整。 -
10大癌症死亡率肝癌居第2位 中醫救肝苦人鼓勵別放棄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1606莊振杉指出,通常肝發炎的原因很多,例如病毒性、酒精性、脂肪性、藥物傷害、長期熬夜、膽汁分泌異常、免疫異常等,若能在肝硬化的初期,盡早尋求專業中醫師積極治療,是可以讓受損的肝臟功能復原。通常藉由肝功能檢驗可以知道肝臟的健康狀態,若檢查發現肝指數偏高,就表示肝臟正在發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