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胰臟癌被稱為「癌症之王」,惡性度極高,台灣衛生福利部統計,5年存活率不到1成,平均壽命為3到6個月。日本免疫細胞治療專家—照沼裕博士發表的NK細胞治療胰臟癌研究中顯示,胰臟癌患者存活率可由原本的3至6個月延長至13個月。今再生緣生物科技已將此項專利技術引進台灣,盼嘉惠國內癌症病患。
研究中1名85歲男性病患罹患胰臟癌,因年歲已高且病情嚴峻,合併多發性肝轉移、原因不明器質化肺炎,主治醫師原不建議進行積極治療,但病患與家屬仍不願意放棄任何希望,經醫師評估後進行免疫細胞療法、溫熱療法及化療的合併治療。約3個月療程後,腫瘤明顯縮小,且沒有產生副作用,至今已健康生活3年,與家人一同完成了更多生命中的待辦事項。
擁有20年豐富的幹細胞處理經驗的再生緣生物科技,引進日本NK細胞癌症治療專利技術,並攜手彰化基督教醫院,針對胰臟癌、頭頸癌、肺癌、乳癌、卵巢癌、子宮頸癌等6大晚期實體癌進行臨床治療合作。再生緣生物科技實驗室暨科研處協理林育民博士表示,客製化的免疫細胞治療、輔以較低劑量的緩和性化療,能用更貼近患者自身狀況的方式,達到提高生活品質和延長生命的目的。
NK細胞是少數「純」先天性免疫細胞療法,又稱為「自然殺手細胞」。相較於目前國內通過的癌症細胞治療項目,絕大多數是樹突細胞(Dendritic Cells)與細胞因子誘導的殺手細胞(CIK),前者受到細胞激素刺激後才會形成,同時吞噬能力降低;後者是毒殺型T細胞,需透過免疫活化的機制,作用才能較為顯著。
再生緣引進的NK細胞治療技術,是不須透過抗原呈現細胞的「教育」,就能自行辨識癌細胞,並進行破壞;作用與反應更快、更不易對自身產生排斥性,可以說是最具有廣泛性與安全性的抗癌免疫細胞。
再生緣引進擁有逾15年臨床治療經驗的日本照沼裕醫師所授權的專利技術:抽取全血後進行細胞分離,培養患者體內的NK細胞,將抗癌效果好的細胞株放大並回輸人體進行治療,安全且有效。
照沼裕醫師發表之綜合實體癌療效來看,52例經標準治療無效的癌症患者,在接受NK細胞回輸治療、搭配低劑量化療和熱治療後,治療6個月的疾病控制率可達到52%;63位預估化療存活期6個月的晚期惡性胰臟癌病患,其中41例存活期延長至13個月;另有4期肺腺癌病例,中位數存活期從10個月增加到34個月。原本被宣布無藥可醫的病情,輔以免疫細胞療法後發揮了明顯成效。
再生緣與彰基的合作計畫,目前進入實質審查階段,最快2021年初可於彰基進行人體收案。符合衛福部公告「血液惡性腫瘤或1至3期實體癌,且經標準治療無效者;或是第4期實體癌患」者,經由專業醫師評估確認後,便能進行此項NK細胞回輸治療。
NK細胞免疫療法在日本早已行之有年,並已累積了一定程度的成功案例。林育民博士認為,未來若能早期介入免疫細胞療法,對於癌症患者將是更大的福祉。
更多NOW健康報導
▸浴室是家中最常跌倒的地方! 你家居住環境安全嗎?
▸被寵物咬傷小腿引發蜂窩性組織炎 有這些症狀應先就醫
延伸閱讀
-
特管法擬增加細胞治療適應症範圍 腦麻患者可望受惠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1639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幼兒發生腦性麻痺機率約在千分之2至5,傳統治療著重於最大程度改善患者的運動功能和行為能力;如今隨著再生醫學發展,國際間已有多項臨床結果證實,臍帶血移植對於治療腦麻兒童的安全性與有效性,其中最知名研究來自美國杜克大學的喬安‧庫茲伯博士(Dr. Joanne Kurtzberg)。庫茲伯博士自2005年開始進行臍帶血移植治療腦性麻痺,造福了上千名兒童,其最新臨床進展是利用手足臍帶血的異體移植治療腦性麻痺,期待為腦麻病童帶來全新治療機會。 -
免疫細胞對抗新冠肺炎 美權威研究:臍帶血中最多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1562由美國權威MD Anderson癌症中心Kathy Rezvani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發現,臍帶血中分離出的自然殺手細胞比成人周邊血中的免疫細胞更具有增生及較強毒殺能力,並能有效降低移植對抗宿主疾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 GVHD),成為病患的一線希望。在國際上,臍帶血幹細胞相關臨床試驗已逾千件,如火如荼進行中。例如將臍帶血幹細胞應用於治療中風、先天性心臟病及Ⅰ、Ⅱ型糖尿病等。 -
國衛院找出台灣胰臟癌患者雞尾酒療法 可增1倍存活期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1441國衛院助研究員級主治醫師姜乃榕表示,胰臟癌一旦確診,75%至90%患者沒有辦法立即動手術,5年存活率不到5%,大部分患者都會用全身性化療,但胰臟癌藥物健保給付不多,單方治療效果有限,國外研究有2種複方治療法,可是藥物與劑量是針對西方人,亞洲病人血液毒性強副作用高。 -
胰臟癌元凶是「糖」! 這種情況下風險是別人的6倍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1469北投健康管理院錢政平副院長指出,60歲以上、有抽菸習慣的人、肥胖、慢性胰臟炎、糖尿病、胰臟相關家族病史、或是喜歡糖分及高熱量食物,都是罹患胰臟癌的危險族群;此外,家族中有一等親罹患過胰臟癌的人,得到胰臟癌機率大於常人3至4倍。 -
平時愛吃甜食作息不正常 胃痛吃藥無效竟檢查出胰臟癌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1541直到日前經親友介紹至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進行健康檢查,在曹先生在檢查行程結束後,醫師與他解說報告過程中,曹先生看著血液檢測中顯示血脂、空腹血糖、糖化血色素皆超過標準值,才驚覺到自己早已罹患糖尿病。接著看到零輻射磁振造影(MRI)精密影像檢查結果,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