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失血導致頭暈目眩 揪出元凶竟是痔瘡惹禍

3891
【NOW健康 林芊聿/新北報導】
便秘
▲蕭光宏醫師指出,慢性便秘、長期腹瀉,或是因腹壓增大,例如過度用力解便或懷孕,都是可能引發痔瘡,其中以不正確的排便習慣,為痔瘡的關鍵成因。(圖/ingimage)

1名上班族蘇小姐由於平時工作忙碌,飲食不正常,飽受便秘之苦,日前在辦公室,彎腰撿拾地上物品起身後,感到一陣頭暈目眩,幾乎站不穩,被送至急診,確診為慢性失血,原因竟是痔瘡出血所引起。

 

台北慈濟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蕭光宏表示,痔瘡組織是肛門內正常的襯墊組織,當襯墊組織異常增生,就形成所謂的痔瘡,雖然不是嚴重的疾病,卻可能影響生活。痔瘡可分為內痔及外痔,常見症狀為腫、脹、疼痛、流血,從肛門進去大約1.5公分左右是直腸與肛門的交界,這交界之內的痔瘡組織增生稱為內痔,交界之外的痔瘡組織增生則稱為外痔。

 

▲蕭光宏表示,痔瘡組織是肛門內正常的襯墊組織,當襯墊組織異常增生,就形成所謂的痔瘡,雖然不是嚴重的疾病,卻可能影響生活。(圖/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一般來說,痔瘡出血以內痔為主,因為內痔組織擁有豐富的血管,所以有鮮紅色出血的症狀,但是痛覺神經較少;外痔的痛覺神經敏銳,但血流不像內痔那麼多。蕭光宏指出,慢性便秘、長期腹瀉,或是因腹壓增大,例如過度用力解便或懷孕,都是可能引發痔瘡,其中以不正確的排便習慣,為痔瘡的關鍵成因。

 

蕭光宏建議,痔瘡患者應多攝取膳食纖維,並多喝開水,以防止便秘;如廁時只要前一段糞便排出來就算完成,不需為了排更乾淨而過度用力或是上廁所時間過久。如廁時應該專心,避免閱讀書報或是滑手機。在治療方面,如果症狀輕微,建議先改善生活習慣,包括高纖維飲食、多喝水,來改善排便狀況;如果急性腫大疼痛時,可以溫水坐浴來降低肛門壓力、紓緩症狀,或使用藥膏、塞劑及口服消炎止痛藥,減輕肛門不適。

 

蕭光宏指出,如果內痔變成大出血或是脫出,且藥物治療無效時,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則建議採取手術治療,方法包括,傳統痔瘡切除術、痔瘡環狀切除術、超音波諧波刀痔瘡切除術,以及組織凝集儀痔瘡切除術,依照醫師評估,選擇適合手術方式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